正在阅读:【全员防疫培训之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操作篇——突发应急事件场景示例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全员防疫培训之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操作篇——突发应急事件场景示例
转载
徐玉梅于 2020/03/13 16:58: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86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全员防疫培训之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操作篇——突发应急事件场景示例
显示


场景一:午检时,午托老师发现某班有一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伴有胸闷情况。其他44名学生体温正常。老师马上按照学校(幼儿园)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进行处理。(1)午托老师:一是通过班级配置的额温枪确定学生有发烧症状,第一时间给他戴上口罩,并告知班主任和校医(保健教师)。二是组织学生做好洗手、到户外活动、教室通风等工作。(2)校医(保健教师):一是接到报告迅速做好自身防护(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等),把生病学生及其个人物品带到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行观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确认超过37.3℃,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学生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提醒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三是向学生详细了解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在校活动路线,并电话向分管领导汇报详细情况,及时上报因病缺勤系统。四是学生接走后,组织人员对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五是关注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3)班主任:一是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将其他体温正常的学生带到隔离教室上课。二是如果本节是班主任授课,需告知教导处安排代课,以便优先处理发热学生的后续工作。三是接校医(保健教师)确认信息后,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接学生;向其他学生了解排查发热学生入校之后的行走范围以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记录,上报分管领导。做好随堂观察,若其他学生出现发热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校医(保健教师)进行处理。(4)分管领导:一是接到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后,指导班主任组织无症状学生到隔离教室上课。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封闭教室和患病学生活动区域,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对课桌椅、讲桌、门把手、橱柜等进行全面消毒。三是如隔离班后续无新增发热情况,正常放学。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5)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立即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并启动应急预案。二是将密切接触师生安置在临时隔离观察场所。三是安排分管安全领导,做好学校保安工作。(6)总务主任:一是责成食堂工作人员安排好隔离班级学生晚餐,通知送餐至临时隔离观察场所,对该班使用过的餐具单独洗消,并关注食品留样,再次清查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备无患。三是安排后勤保洁人员,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走廊地面、楼梯、扶手、操场等,重点对卫生间、饮水机进行消毒,听从疾控机构安排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场景二:某日上午,青岛某学校某班级正在进行语文课。王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到,张明(化名)同学精神不佳,并偶有干咳。王老师即可暂停了课堂教学,经过询问得知,张明同学感到乏力、胸闷,浑身发冷。(1)语文教师王老师:一是作为第一响应人应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校医和班主任,并确认张明戴好口罩;二是做好教室通风、维护课堂秩序等工作。(2)校医(保健教师):一是接到报告迅速做好自身防护(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等),把张明及其个人物品带到留观室进行观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确认超过37.3℃,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张明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三是向张明详细了解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在校活动路线,并电话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五是关注张明就诊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3)班主任:一是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测量其他同学体温,确认体温正常的学生带到隔离教室上课,体温异常的学生交由校医(保健教师)进行有效隔离;二是接校医(保健教师)确认信息后,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接学生,提醒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三是向其他学生了解张明在校活动路线以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记录,上报分管领导;四是密切观察,若其他学生出现发热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校医(保健教师)进行处理;六是请教导处根据需要调整班主任授课安排,优先处理发热学生的后续工作。(4)分管领导:一是接到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后,立刻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二是指导班主任组织无症状学生到隔离教室上课,安排错时上下课,暂时取消该班级公共区域授课安排;三是组织相关人员封闭教室和患病学生活动区域,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对课桌椅、讲桌、门把手、橱柜等进行全面消毒;四是如隔离班后续无新增发热情况,正常放学;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确认后,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5)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调度指挥防控工作;二是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刻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等;三是向全体师生说明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家长情绪,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预防和自护意识;四是安排分管安全领导,做好学校安保工作,关注网络舆情动态。(6)总务主任:一是责成食堂工作人员安排好隔离班级学生就餐,通知送餐至隔离教室,对该班使用过的餐具单独洗消,并关注食品留样,再次清查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三是安排后勤保洁人员,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走廊地面、楼梯、扶手、操场等,重点对卫生间、饮水机进行消毒,听从疾控机构安排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场景三:某日深夜10点,某学校学生宿舍中,402宿舍舍长向宿舍管理员李老师报告,王静(化名)同学突发高烧,感到乏力、胸闷。李老师佩戴口罩进入宿舍后,测量王静同学体温38.8℃。(1)宿舍管理员李老师:一是作为第一响应人应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值班领导、值班校医,并确认王静戴好口罩;二是做好宿舍通风、维护宿舍秩序等工作;三是王静离开宿舍后,在值班领导指导下,测量同宿舍其他同学体温,确认体温正常的学生带到隔离宿舍休息,体温异常的学生交由值班校医(保健教师)进行有效隔离。(2)值班校医(保健教师):一是接到报告迅速做好自身防护(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等),把王静及其个人物品带到留观室进行观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确认超过37.3℃,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带王静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三是向王静详细了解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在校活动路线,并电话向值班领导进行汇报;五是关注王静就诊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3)班主任:一是接值班校医(保健教师)确认信息后,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接学生,提醒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二是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次日组织本班同学在隔离教室上课;三是进一步向其他学生了解王静在校活动路线以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记录,上报分管领导;四是密切观察,若其他学生出现发热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校医(保健教师)进行处理;五是持续做好发热学生的追踪、随访,确认学生病症;六是请教导处根据需要调整班主任授课安排,优先处理发热学生的后续工作。(4)值班领导:一是接到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后,立刻向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报告;二是指导宿舍管理员组织无症状学生到隔离宿舍休息;三是组织相关人员封闭宿舍和患病学生活动区域,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对床铺、门把手、橱柜等进行全面消毒。(5)分管领导:一是接到值班领导报告后,立刻赶往学生宿舍,保持通信畅通;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封闭教室和患病学生活动区域,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对课桌椅、讲桌、门把手、橱柜等进行全面消毒;三是次日指导班主任组织无症状学生到隔离教室上课,安排错时上下课,暂时取消该班级公共区域授课安排;四是次日无新增发热情况,正常放学;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确认后,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6)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值班领导汇报后,立刻赶往学生宿舍,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调度指挥防控工作;二是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刻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等;三是向全体师生说明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家长情绪,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预防和自护意识;四是安排分管安全领导,做好学校安保工作,关注网络舆情动态。(7)总务主任:一是责成食堂工作人员安排好隔离班级学生就餐,通知送餐至隔离教室,对该班使用过的餐具单独洗消,并关注食品留样,再次清查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加强餐厅区域环境消毒和师生餐具消毒;三是安排后勤保洁人员,对公共区域(重点为学生宿舍)进行全面消毒,包括走廊地面、楼梯、扶手、操场等,重点对卫生间、饮水机进行消毒,听从疾控机构安排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场景四:某日下午,某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王老师接到实习生李亮(化名)电话,电话中得知李亮在工作中感到乏力、胸闷,并伴有干咳,自测体温37.9℃。王老师告知李亮立刻进行自我隔离,并将情况告知实习单位经理。(1)实习指导教师王老师:一是作为第一响应人应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并赶往实习单位,同时联系实习单位经理,要求将李亮安排至留观室,请企业驻点医护人员进行初诊;二是确认李亮体温高于37.3℃后,立即通知家长到实习企业接学生,提醒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三是要求企业驻点医护人员测量该实习点其他实习生体温;四是了解李亮活动路线以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记录,上报分管领导;五是通知该实习点其他实习生,暂停实习,采取居家隔离,每日上报自测体温,若其他实习生出现发热情况,第一时间上报;(2)分管领导:一是接到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学校主要负责人汇报,并赶往实习单位,保持通信畅通;二是确认李亮体温高于37.3℃后,与实习企业经理协商,暂停该实习点实习安排;三是确认李亮14日内是否返回校园,若有,立刻通知总务主任进行全面消毒;四是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确认后,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3)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调度指挥防控工作;二是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刻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等;三是向全体师生说明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家长情绪,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预防和自护意识;四是安排分管安全领导,做好学校安保工作,关注网络舆情动态。(4)总务主任:若14日内实习生李亮曾返回校园,必须对校园内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走廊地面、楼梯、扶手、操场等,重点对卫生间、饮水机进行消毒,听从疾控机构安排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场景五:学校食堂一名员工自觉不适,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对其进行测温发现其体温超过37.3℃,伴有胸闷情况。其他19名员工体温正常。相关人员马上按照学校(幼儿园)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处理。(1)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一是通过食堂配置的额温枪确定员工有发烧症状,第一时间给他戴上口罩,并告知校医(保健教师)和食堂负责人。二是组织员工做好洗手和食堂通风等工作。(2)校医(保健教师):一是接到报告迅速做好自身防护(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等),把发热员工及其个人物品带到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行观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确认超过37.3℃,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让发热员工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提醒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告知食堂负责人。三是详细了解密切接触人员情况,电话向分管领导汇报详细情况。四是发热员工走后,组织人员对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五是关注发热员工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3)食堂负责人:一是接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通知后立刻安排食堂进行开窗通风,对发热员工负责的区域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二是协助校医安排发热员工隔离和就诊。三是密切关注食堂其他员工情况。四是继续做好发热员工的追踪、随访,确认员工病症。五是如发热员工确诊,应立刻暂停食堂营业,启动师生应急配餐,隔离密切接触者,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食堂进行终末消毒。(4)分管领导:一是接到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后,会同食堂分管领导督导食堂负责人消毒、应急配餐准备等工作。二是密切关注食堂其他人员情况,如后续无新增发热情况,方可正常下班。三是如发热员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5)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立即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并启动应急预案。场景六:某名学生入校测量体温时,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老师马上按照学校(幼儿园)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处理。(1)测量体温的老师(如测量体温的老师即为校医(保健老师)则跳至(2):第一时间给发热学生戴上口罩,并告知校医(保健教师)。二是让学生用免洗手消液洗手,等待校医(保健老师)到来。(2)校医(保健教师)(每天早晨应做好自身防护(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参与师生入校体温测量工作。):一是把发热学生及其个人物品带到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行观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确认超过37.3℃,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带学生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提醒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三是向学生详细了解密切接触人员情况、上学在校活动路线,并电话向分管领导汇报详细情况,及时上报因病缺勤系统。四是学生接走后,组织人员对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五是关注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3)班主任:一是接校医(保健教师)确认信息后,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接学生;二是通过校医了解发热学生前一天在学校的行走范围以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记录。三是做好随堂观察,若其他学生出现发热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校医(保健教师)进行处理。四是继续做好发热学生的追踪、随访,确认学生病症。(4)分管领导:一是接到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后,叮嘱其密切关注发热学生密切接触者情况,并叮嘱班主任密切关注同班无症状学生的情况。二是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5)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立即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并启动应急预案。二是将密切接触师生安置在临时隔离观察场所。三是安排分管安全领导,做好学校安保工作。场景七:入学前,某名学生在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其家长电话向班主任报告和请假。老师马上按照学校(幼儿园)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处理。(1)班主任:一是接家长电话后批准学生请病假并登记到班级因病缺勤记录表中。二是告知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如果症状轻微,可以先居家隔离观察,如果症状没有好转或加重,应尽快去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应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反馈就诊结果。三是向发热学生了解前一天在学校的行走范围以及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记录。四是将情况报告给校医(保健教师)。五是做好随堂观察,若其他学生出现发热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校医(保健教师)进行处理。六是继续做好发热学生的追踪、随访,确认学生病症。(2)校医(保健教师):一是接到班主任报告后向分管领导汇报详细情况并上报因病缺勤系统。二是关注发热学生前一天的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并做好记录。三是关注发热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防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3)分管领导:一是接到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后,叮嘱其密切关注发热学生密切接触者情况,并叮嘱班主任密切关注同班无症状学生的情况。二是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4)学校主要负责人:一是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立即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并启动应急预案。二是将密切接触师生安置在临时隔离观察场所。三是安排分管安全领导,做好学校安保工作。
供稿:教科室;编辑:信息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