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阻挡了学生返校的步伐,为响应教育部 “停课不停学” 的号召,经学校反复研究对比,开始利用“钉钉”平台,开启了空中课堂。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从网络授课的全然不知到驾轻就熟,这一段不平凡的路程,让孟丽老师深深感受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她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阳光,成就梦想,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的担当!
一、你的意志已准备好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
既然疫情阻碍线下教学已成为事实,那就放下埋怨、牢骚和烦躁,孟老师静心梳理思路,着手准备空中课堂的所有事宜。首先是主要设备电脑,成了全家人争抢的对象,实在没办法,就赶紧去办公室把电脑搬回了家,安装、连网、配置耳麦等环节忙活到了半夜。为了网络信号强,她把电脑摆在餐桌上,搞得一家人吃饭都没地方,可见电脑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其次就是学习网络直播操作流程,全新的信息技术页面,对于一个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的孟老师来说,是一大挑战,可是她没有退缩,根据下发的学习指南,仔细研究,琢磨,还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比较快的熟悉了直播方法,而且还率先研究并使用家校本提交作业,班级圈展示优秀作业,布置打卡,不用加好友就可以单独联系学生等功能,跟同事分享。面对挑战,孟老师克服了畏难情绪,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二、精心备课,完美主义者
精心备课是保证高质量授课的前提,孟老师对备课尤其苛刻。本届是新教材改革的第一年,全新教材都是陌生的知识,不仅没有纸质教材,而且没有任何教辅资料,网络资料也少之又少,她只能结合电子课本,一遍一遍的读,并在备课本上一遍又一遍的写。往往一节课会写三四遍教案,眼睛看花了,胳膊写酸了,颈椎病又犯了,依然不会轻易放弃。对逻辑关系不明白的知识点在睡觉前还在反复琢磨,直到悟透其中的精髓才算罢休,用尽全力去研究考点,就连孟老师自己也很欣赏自己。因为她感觉自己研究不透的知识,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更没法去面对学生。
其次制作课件和导学案费时费力,孟老师一个人支撑一个备课组,所有的任务都需要她亲自完成,从知识架构,搜集文字材料到寻找合适的视频材料,每一项都要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对课件里的每一个文字大小,颜色,呈现顺序等等细节都要求完美无缺。还要考虑具体学情,降低难度,提高效率,力争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鉴于政治学科的时政特点,必须结合最新时政材料来讲授基础知识。这样下来要完成一节课的课件和导学案往往需要一整天,有时甚至晚上还有熬夜加班。因为孟老师深知网课时间太宝贵了,必须要求自己做好上课之前最充分的准备,呈现给学生最好的备课效果。
三、主播的过程煞费苦心
平时性格内敛的孟老师,在网络直播时,早早做好各项准备,可还是有点忐忑,有点紧张,乃至有点羞涩,小心翼翼的按照流程操作着,生怕有个闪失,耽误学生的时间。为了全面了解学生上课情况,采用了课前课中课后签到的方式,验证学生是否一直在认真听讲;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课前以选择题抢答的形式,吸引学生,她及时表扬回答迅速并准确的同学,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鼓励学生书写认真,下笔即是练字时,课后立即提交,通过提交速度和质量来反馈课堂效率;为了让学生站在政治高度上看待疫情,她呈现时政材料,运用政治知识与学生共同解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真心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得与失,她会把统计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类和筛选,在课堂上展示,客观的数据就是学生表现最好的见证;为了与学生贴心交流,她还时不时结合政治学科知识聊个家常,调解氛围,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真所谓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在孟老师上火满口牙都痛,嘴唇一大片溃疡的时候,也是忍住痛疼,没有落下一节课。上课对于孟老师来说,就是一场战斗,一刻也不能懈怠!
每次直播结束,孟老师都会第一时间统计直播数据,包括:观看总人数、观看时长、信息数、观看时长不够和未观看的学生名单,具体统计到时长不够的每个同学的具体时长,然后分别询问具体原因,并给与宽容和鼓励。为了激发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她突发奇想,何不统计每个学生发言的次数,予以表扬呢?于是看似简单实则艰难的统计开始了,她盯着屏幕挨个班数每个学生发言的次数,在本子上以“正”字的原始方式进行详细统计,四个班总的发言次数少则512次,多则1260次,有时候瞅着屏幕,眼睛就看花了,错位了,然后再重新统计,最后把四个班的情况列表汇总并加以对比。这样浩大的工程下来,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如果是上午第四节上课,孟老师为了及时统计数据,避免其他科信息量刷屏,经常统计到一两点,忘记了做午饭,更谈不上午休了,自己和孩子都得饿肚子。可是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各项数据,她比吃上一顿美味大餐还高兴,那可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最鲜活的证明。虽然疫情隔断了面授,但是网络数据提供了最真实而客观的面孔,孟老师仿佛看到了同学们跃跃欲试的表情,踊跃发言的神情和欢呼雀跃的喜悦之情,为此,孟老师虽累却快乐无比!
学生作业提交家校本后,孟老师会第一时间进行批阅,她批改认真,连一个错别字都逃不过她的眼睛,然后运用鼓励的评语,可以圈划的功能,选定单独反馈给学生的按钮,便于学生及时修改和完善。作业不合格的打回重做,她会及时催促,再次批阅。优秀的作业展示在班级圈页面并推荐为优秀作业,以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批阅结束她会及时统计各项数据:包括各班的已交作业人数、优秀作业人数以及名单,未交作业人数以及名单,然后四个班进行汇总和对比,在课堂上一一展示。未交作业的同学通过钉钉发送提醒进行督促,一直未交的同学,钉钉单独交流询问并督促。随着上交作业数越来越多,优秀作业人数也不断上升,孟老师就另辟蹊径,记录并表扬上交最快的优秀学生,营造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四个班近200个人,每个学生,她都交流了好多次,在作业的互动中,因为批改次数太多,她几乎能辨认大部分学生的字迹,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性格特点,字里行间,浮现出一张一张可爱的脸庞,师生之间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师生间的友情和亲情。
习题练习开始运用的是最笨的办法,就是发送Word文档,一般是10-15个单选题,都是课堂上讲解过的原题,布置学生限时10-15分钟自主检测,统一下发答案,督促学生提出疑问,老师答疑并督促学生改错。鉴于同学们做题速度的差异,也为了防止个别学生抄袭,孟老师调整了思路,不再统一下发答案,而是让同学在规定的时间,把自己的答案提交家校本,她逐一批阅。起初家校本没有圈划的功能,她就用手指头指着屏幕里的选择题答案,在本子上标出错的题号,然后再输入评语发送给学生改错。如果学生错的多,她就眼花缭乱的,根本数不清错的题号,只能揉揉眼睛再重新批阅。如此艰难的批阅工程,个别同学并不领情,对于孟老师发送的评语不管不问更不去改。于是她又调整了思路,哪个同学做完单独联系老师,她单独发送答案,学生不会的可以单独提出疑问,她给予解答,学生改错后再提交家校本,她再去批阅改错落实情况。这样的过程也不轻松,同时跟近200个学生单独交流,还有解答部分学生的疑问,孟老师常常是肩酸胳膊疼,但是看到落实效果比原来有进步,孟老师也就把累呀痛呀抛在脑后。
习题检测运用的是云课堂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设置检测时间,通过分数,打乱试题顺序和选项顺序,允许补考等项目,对于学生反复做题是极好的方式。孟老师在阅卷管理中心查看了各种数据,包括:通过的人数及名单,做题速度,错题情况,没通过的人数及名单,没做的人数及名单,她惊喜的发现有的同学闯关好几次,最后闯关成功,她就把这样的学生名单以及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课堂上大肆表扬。孟老师还把错题建立错题库,反复设置或变式,再让学生去做,直到做的熟练而透彻为止。让学生体验闯关乐趣的云课堂平台背后,孟老师付出了更多的劳动。首先需要从众多的题目里选题,筛选之前孟老师必须亲自做一做,才能筛选出符合学情,突出重点的好题,而且必须控制数量,很多题目反复对比,考虑各种因素,才会慎重取舍。一份短小精悍,囊括重要考点,高质量的习题需要反复研究才能定稿。然后下载试题模板,手动输入云课堂,最麻烦的是题干、各个选项、解析、答案、分值必须一个个分别复制粘贴,遇到图片还要单独插入,工作量及其巨大。设置一份题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可是只要对于学生的落实有帮助,再麻烦,孟老师也会坚持去做,因为她觉得这样做都值得。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每个班的满分率达到一半以上,这也是让孟老师最为惊喜和感动的。
一路走来,孟老师没有抱怨,没有糊弄,有些环节还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给自己添负担,没有了上下班的时间概念,没有了周末休息的时间意识,只要没有达到高标准严要求,她都会不遗余力,力争做到最好。因为孟老师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学生都能真实的感受到,学生的一句肯定,一句赞扬,一句关心都是她不断前进的动力。学生的人生之路很长,她愿意在这段路程上,用自己的阳光、坚强、精益求精的品格,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和力量,成就学生美好的梦想!
孟老师期待春暖花开的时节与同学们再相聚在美丽的校园,一起学习知识,一起畅聊人生,一起迎接新的挑战,一起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