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名师风采】第3期:行走在职教路上——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王守涛老师事迹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名师风采】第3期:行走在职教路上——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王守涛老师事迹
转载
徐玉梅于 2020/05/06 08:40:4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1830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11
【名师风采】第3期:行走在职教路上——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王守涛老师事迹
显示
王守涛,自1994年工作以来,不断努力,自我完善,逐步成为一名业务熟练的中职数学教师。曾先后获黄岛区首批拔尖人才、黄岛区优秀教师、黄岛区教学能手、黄岛区青年优秀人才、黄岛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爱生敬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服从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满腔热情地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团结、好学、上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班风。他积极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有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多年来,他总结出了后进生转化“曲线育人”七法,在学校班主任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并将其撰写成论文《“曲线”育人——学生思想转化的“心灵魔术”》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上发表。他转化的多名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成为企业骨干力量,所管理班级先后多次被评为青岛市级、黄岛区级先进班集体。他本人先后被胶南市教育体育局两次评选为德育先进个人、胶南市优秀班主任。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立德树人方面的研究,尤其在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方面投入较大的心血与精力。他先后主持编写了《职业素养校企文化双元训练》和《企业文化案例教程》等校本教材。主持开发的精品课程《职业素养校企双元训练》获评青岛市精品课程,并获邀在青岛市德育教研会上做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交流发言。他推送的成果《职业素养培养提升的12345工程》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笔的国家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四部曲”奏响校企文化融合的“交响乐”》成果被教育部评选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并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引发了好评。主要参与的教学成果《校企文化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获得青岛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教育部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二、三等奖。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长流水”,这是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承担起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加强进修,努力学习,完善自我。他先后参加了北京《职业院校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学习、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等各期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不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学习,他都能按时参会,认真听讲,细心做笔记,领会总结,并写出有一定深度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并进一步用来指导教育教学。课余时间他经常阅读各种形式的教学教辅资料和教育教学杂志,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26年的教育教学中,他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长期的中职数学教学中,他结合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学习习惯特点,尝试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总结出了“翻转课堂教学四步法”,形成了课堂活动环节“检测—协作--—展示—总结”的高效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他主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协作研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提升表达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等举措。在教学中他还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善于概括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评价方式上他采取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分层评价和分模块评价相结合,卷面评价与实践应用性评价相结合,做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近年来在胶南市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在黄岛区职教研室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并出示了区数学公开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被评为青岛市市级优课。
多年来,他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促教改的思想,经常性开展听课、说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外出观摩、个案研究等教研活动,在教研上突出“新”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大胆创新,让学生愿学、爱学、会学。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主持课题、撰写论文。组织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先后承担5项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并成功结题。近年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家》、《文化研究》、《教育艺术》、《中国教育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曾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在青岛市教科院组织的青岛市“十二五”课题主持培训会上做“中职生就业取向调查及职业生涯指导策略研究”的典型发言。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认真组织学科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他积极参与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业务上帮助,发现缺点诚恳指出,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给他们,经验传授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成长起来,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赢得了青年教师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