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学校风采】第4期:青西新区高职校形成学校发展新动能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高职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学校风采】第4期:青西新区高职校形成学校发展新动能

转载 徐玉梅2020/05/09 20:17:5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111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学校风采

学校现有教职工298人,在校生3500人。早在2005年,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会议在青岛召开,我校“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办学经验被教育部誉为“胶南模式”向全国推广。原教育部周济部长专程视察学校,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先后创建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部半工半读试点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秉承“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给每名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助力每位学生实现了人人成才,人人出彩。


工匠文化新动能



实施工匠文化“三进”行动,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根植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一是“进校园”,建立了工匠文化展厅、长廊,组织“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


二是 “进教材”,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开展工匠制度文化“大讲堂”,在全校推行6S管理;


三是“进班级”,开展工匠创新文化主题班会和“企业化班级”管理创新活动。学校校企文化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被教育部评为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


技能提升新动能



学校坚持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学校实行全员训练,打造技能大赛班,邀请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行业专家、高校教师共同参与辅导。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技能艺术节,全校所有学生均参与至少一项技能比赛,通过技能艺术节闭幕式对所有获奖选手及指导教师给予表彰。通过比赛打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教学特色,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搭建竞赛平台,有力的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2015-2019年,我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8金13银8铜;近三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大赛,共夺得20金4银2铜,奖牌数量居全国职业学校之首。


全国一等奖第一名

全国一等奖第二名

协同创新新动能



推进校企共赢。学校与天一集团合作研发的JA91新一代高速喷气织机等四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为企业年增值二百多万元。

学校承揽青远公司船体维修项目,CAD小组学生设计的浮筒支架产品,解决了海洋生物对船体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该研发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在相关企业广泛应用。

动漫学徒班同学参与制作《足球》教材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各中小学使用。


学历提升新动能



学校本科达线率、录取率一直位居青岛市前茅。每年80%学生可通过单招、“3+2大专”、五年贯通、春季高考四条途径升入高校。学校近年加快发展“3+2”和五年制大专教育。学校经青岛市教育局批准成为青职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取得五年制大专教育资格,开设了三个五年贯通培养大专,与三家高校开设4个“3+2”连续大专,学校正向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2015-2018年,2000余名学生升入本专科高等院校,其中357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学生沈洁2018年顺利考取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生周显慧2019年成功通过烟台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幼儿园事业编招聘;盛焕霞2019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优质就业新动能



学校坚持以“高端企业、高技能岗位、高工资待遇、高专业对口率”的“四高”优质就业为导向,先后与青岛港、青岛钢铁集团、上汽通用五菱、青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1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联办关系,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深受企业青睐。


实习生在上汽通用五菱、海尔集团、青岛乐金浪潮、松下、海信等20多家企业对各院校实习生综合丽质评价中位列第一,学生就业率100%,稳定就业率提高到85%,学生满意率提高到97%以上。学校“海尔式”实习就业十大服务流程被青岛市教育局向全市推广。


学校与海信通信公司合作15年,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合作方式,有近1000名学生进入海信实习实训,目前海信通信一线生产管理骨干15%来自我校。

教师成长新动能


实施“任务驱动、激励研修、团队合作、校企共培、目标考核、成长档案”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建立健全“四类”教师专业教师分层分类系统培养机制,加大投入,支持教师国内外进修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创新教师企业实践方式,加强名师示范、骨干引领和“青蓝工程”传帮带,搭建教师能力训练和展示平台。

打造了一批具有教师资格、专业技术资格、心理咨询师资格、职业指导师资格、信息化工程师的“五维”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多师型素质教学团队。

学校成立了15个校内名师工作室,建成了7个校外名师工作室、4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每年聘请兼职教师30多名。


供稿:教科室;编辑:信息科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