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常务委员于义睦、青岛真情巴士司机卢振华获央视点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总工会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常务委员于义睦、青岛真情巴士司机卢振华获央视点赞

转载 徐玉梅2020/11/24 14:55:4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 作者: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 1001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11月21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白岩松老师

在主持《新闻周刊》时点赞两位

青岛真情巴士公交司机于义睦、卢振华。



《24小时》栏目用时10分钟,

以“真情巴士见真情”这样的栏目标题,

详细讲述了他们六年帮助特殊儿童事迹。



11月22日,

CCTV13《朝闻天下》再次用

7分多的时长讲述了该事迹,

评论“真情巴士见真情 用心服务暖人心”。



在节目中,主持人点评道:

六年的坚持,

从两个人的善举到一个车队的接力,

他们背着一个病童的身影,

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也成了这座城市的最美的风景。

公交车既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也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

满载着善意和爱心的真情巴士在温暖这对母子同时,

随着滚滚向前的车轮,

也将人间真情传递到了大街小巷,

这辆真情巴士真是名副其实!


结缘




2014年10月1日,贯穿青岛西海岸新区东西的重要交通纽带快线K1路正式开通。上岗第四天,卢振华师傅正在始发站珠山路等候发车,准备执行从珠山路发往安子公交枢纽站的营运任务。一位中年大姐用轮椅推着一位大约六七岁的男孩朝公交车方向走来,热心肠的卢振华见状赶紧下车将行动不便的孩子抱上车,并及时将轮椅拿上车。当时他和孩子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相助,开启了孩子与K1路驾驶员六年的缘分。



次日,卢振华再次碰到这对母子,他立刻上前将孩子抱上了车。孩子的妈妈被卢振华的热心所感动,就将孩子的情况如实相告。原来,孩子名叫赫赫,出生时重度窒息导致脑损伤,不会站立行走、说话,天天要去市区做康复训练。赫赫的爸爸要上班,妈妈每天独自带着孩子换乘三趟公交抵达市区进行康复训练,来回5个多小时。全家仅靠孩子父亲的绵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


援手




听了赫赫妈妈的讲述,卢振华既难过又心疼,想要帮助这个孩子。班后,卢振华立刻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师傅——义睦劳模工作室的创始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义睦。二人商量一定要让赫赫像其他人一样拥有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活。



就这样,每天发车的时候,于义睦和卢振华都会背着童童上下车;返程的时候,工作室的同事们无论是谁在班,都会背着童童上下车。这一坚持,就是6年。


相助




每天中午11点多下课后,赫赫和妈妈就要马上坐公交车到青岛康复,为了不耽误时间,赫赫妈妈每天早晨都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带着。K1路所在的分公司发现这个情况后,想要免费让母子二人在食堂吃午饭,但赫赫妈妈坚持不想再给大家添麻烦。最后,分公司给母子二人办了一张餐卡,让他们按员工价格刷卡就餐。



这张由食堂保管的饭卡,起初赫赫妈妈只充值了几十元钱,但卡内的余额却越花越多。卢振华说,现在卡里大概还有四五百元,都是大家你一点我一点捐的。每次赫赫妈妈想要往卡里充钱,大家都会告诉她,还有还有!



大家的好意,赫赫和妈妈也都记在心里。空余时间,赫赫妈妈会为K1路上的50多名驾驶员缝制手工鞋垫,她总说这是一点心意。



陪伴




6年间,公交师傅将这份关爱从公交车上延续到赫赫的生活中。于义睦主要负责学习,帮孩子买书买玩具;卢振华主要负责生活,帮孩子买衣服买鞋。于是各种学习文具、生活用品隔三差五的就送到离珠山路始发站不远的赫赫家里。孩子过生日、儿童节、春节等等假日更是从不缺席。在于义睦的号召下,义睦服务工作室薛明敬、张红娥等成员都加入了帮助赫赫的行列,定期到家里探望赫赫,带着他出门游玩。



为了表达对公交师傅们的感谢,赫赫和妈妈用手机制作了“谢谢您·好人”电子相册,赫赫也时常为于义睦、卢振华发来“于爸爸,注意身体”“卢爸爸,你开车要注意安全”这样的暖心微信。
如今,赫赫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语言和肢体行动都有很大进步赫赫多次表达,自己要报答社会,报答这些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于义睦和卢振华说,

2014年,赫赫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

体重只有30多斤,一把就能抱起。

如今,赫赫已经长成了14岁的大小伙子,

体重也快接近100斤,抱起来有些吃力。

但只要赫赫妈妈每天还要继续带着孩子去做康复,

只要还来坐K1路公交车,

司机师傅们就会一直抱下去。




真情巴士,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26路驾驶员九年帮助孤寡老人;

18路“爱心妈妈”八年帮助春蕾女童;

25路驾驶员八年帮助残疾姑娘上学、创业;

37路驾驶员六年坚持护学......

企业内部已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好人共生效应,

每年产生好人好事近2万件次。


中央广播电台、山东齐鲁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齐鲁晚报、山西日报、郑州日报、成都晚报等国内多家媒体都对于义睦、卢振华助人的事迹予以关注报道。


推荐阅读

● 青岛西海岸新区首家职工疗休养基地开门纳客

● 深入基层企业推进集体协商——灵山卫街道总工会集体协商在行动

● 一句牢骚话挣来百元奖励

● 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第五期惠工扶贫抽奖活动明天开始!

● 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关于转发青岛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

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

编辑:殷世山 李晓君

审核:王国民

投稿信箱 : gh85172269@163.com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