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发钱!留青过年800元/人!涉这些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自媒体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发钱!留青过年800元/人!涉这些人......

转载 小秋2021/01/26 17:28:2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 34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月25日,

青岛高新区管委下发

《关于对高新区企业及务工人员

春节期间给予就地过节补贴的通知》,

对“就地过节”的省外务工人员及所在企业

发放补贴,

每人800元补贴标准!



补贴范围

据了解,此次春节期间“就地过节”补贴范围为高新区核心区内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及留青就地过春节的省外务工人员和高新区核心区内企业中留青就地过春节的外省员工。



补贴标准

施工企业补贴以项目为单位由总包单位以“先发后补”的方式专款专用,用于补贴春节期间就地过节务工人员食宿安排和疫情防控。


补贴标准为,2021年2月份平均每天就地过节务工人员达到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每个企业一次性补贴3万元;


就地过节务工人员达到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每个企业一次性补贴7万元;


就地过节务工人员达到100人以上的,每个企业一次性补贴20万元。


符合要求的就地过节外省务工人员和企业员工补贴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由企业以“先发后补”的方式一次性发放至个人。


工地负责人将新年慰问品送到工人手中。


“有了政府的补贴,再加上我们企业这边的一些补助,就可以给留在项目上过年的外地务工人员发一个大红包了。”中国移动(山东青岛)数据中心二期项目现场负责人侯建平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过年除了补贴,工地还为外地职工准备好了足够的防疫物资,宿舍安装了空调,年夜饭、新年期间的加餐也已安排妥当,保证让留在高新区过年的务工人员过个安心年。


“年底疫情形势紧张,过年就不回去了,等情况缓解了再回家跟家里人好好聚聚。”接到管委发放补贴鼓励“就地过年”的消息,在青岛高新区工作的蔡志林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蔡志林是苏州人,毕业后便来到青岛高新区,今年是他毕业后的第三年,也是第一次离家过年。谈起这次在高新区过年,蔡志林很兴奋,“高新区管委给我们准备了800元红包,公司也给准备了2000元红包,另外年夜饭的活动企业也已经安排妥当,大年初一领导还会来给我们拜年,初一到初三餐厅就餐全部免费,生活保障十分到位,这个新年跟同事一起过也很值得期待。”



给留在青岛高新区过年的省外务工人员发放补贴,是青岛高新区对企业职工最暖心的“春节祝福”。为保障省外务工人员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通知》中指出,各企业、各项目要为留青就地过节的务工人员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保障节日饮食健康丰富。同时,要妥善做好留青就地过节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安排,确保安全生产、安全过节,并按要求将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防疫安全。



近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了
《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
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全文如下: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有利于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群众增加的新情况,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

  • 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 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

  • 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

  • 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引导外地农民工、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

  • 确需出行人员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加强就地过年群众生活保障

  • 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特别是大中城市要提前安排,充分准备。

  • 引导和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日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

  • 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

  • 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低风险地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保障开放时间,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

  • 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等要求,保障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旅游活动,更好满足群众旅游休闲需求。

  • 鼓励各地结合群众春节需求,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各类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

   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管理服务

  • 城乡社区要强化综合服务,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等基层组织基础作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

  • 地方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做好就地过年员工特别是外地农民工假期餐饮、住宿、医疗等服务保障。

  • 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

  • 视情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适当向困难群众发放节日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

  • 对困难老年人、孤儿、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包括因就地过年无法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要加强摸底排查、走访探视,有针对性提供帮扶关爱,做到妥善照顾、服务到位。

   确保群众出行方便有序和货运物流畅通

  • 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服务单位和出租汽车企业根据需要合理调整运力和运营时间,最大程度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出行需求。

  • 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传统与智能、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出行服务。

  • 铁路、民航等单位要抓紧出台春节前后免收退票费的办法。

  • 加强应急物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取消货运通行限制,中高风险地区要及时公布对货运车辆的防疫检查措施和通行条件,优先保障民生物资运输车辆通行。

  • 各地区和邮政管理部门以及快递物流企业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积极为寄递快递创造便利条件。

   保障就地过年群众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

  • 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引导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对安排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

  • 落实好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农民工生活居住安全保障,保障困难农民工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对就地过年的农民工做好工资休假等权益保障。

  • 指导企业稳定就地过年群众的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不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

  • 在春节期间安排职工工作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 充分发挥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努力化解和消除各种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营造就地过年良好氛围

  • 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广泛宣传节日期间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方便群众出行、关心关爱群众就地过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讲好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志愿服务、互帮互助的暖心感人故事,努力营造良好节日氛围。

  • 密切关注群众就地过年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落细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

  • 各地区各部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讲政治高度统筹做好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

  • 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对城乡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值加班补助。

  • 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人文关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
今年过年留青嘛?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一聊哟


来源:海报新闻、新华社;转载需注明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