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
西海岸新区一处立交桥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按说这是便民利民的工程,可附近的业主直呼心里太苦!
在耿女士提供的视频当中,人行道上出现了一处两米多长,半米多宽的大坑,坑里掉落着碎石板和土块,被几个警示锥形帽简单的围了起来。这处有坑的人行道就位于昆仑山南路天和小区附近。
虽然现在竖起了绿色围挡,里面的大坑也被盖住了,可毕竟5月30号发生过坠落的事件,大家不得不担心了起来。
耿女士:我们就担心以后还有别的坑,因为孩子比较多,(坑)正好处在小区门口。
孙女士:在人行道上突然塌陷,我们要是正在走道突然掉下去,人就掉在坑里了,这个坑很深,底下都是大石板子都是水,真的很危险。我们希望尽快修好,把我们的人行道给恢复了。
行动员看到,现场可供行人行走的地方十分狭窄,电动车无法通过,只能在大马路上贴边逆行。附近天和小区的居民说,危险的地方远不止这一处大坑。
孙女士:这就是我们小区门口,现在没有一个调头或者过马路的口。
戴女士:没修这个立交桥之前我们前面是有调头的地方的,不管是车辆还是电动车都有,我们小区封闭了有两三个月了为了修这个立交桥。现在都给我们堵死了,没有路口调头。有时候早上起来为了调头四五十分钟走到我们小区对面,你说可笑不可笑。
居民们说,小区门口由北向南修建了长昆立交桥,虽然方便,可自己小区的出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想过道,行人必须冒着危险横穿马路,通过绿化带里的一条泥巴小路走到对面。而车辆要想去到对面,更是费时费力。
戴女士:我们原来的调头路口就在这两个牌子中间,漓江路(路牌)这里有个正常的调头路口,现在没有了,现在要出行,只能顺着这个弯道延续向西走,现在已经看不清了有雾,很远,多的时候需要四五十分钟才能到我们小区对面。
车辆要想去到对面,确实没有从天和小区直接过道的通道,必须要一路绕行,上桥再下桥,每天这样出行,居民们实在接受不了。
孙女士:现在我们就要求,在我们小区门口的两侧,或者哪个地方,开一个正常的路口,方便我们行人或者车辆的出行。
戴女士:在这片我们希望设一个红绿灯口,解决我们调头的问题。
那么这个大坑应该如何处理,居民们提出的诉求能否得到妥善解决,行动员首先联系了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
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 排水科 工作人员:我们昨天巡查时候发现这个地方塌陷了,我们第一时间先把那个地方围起来了。只要是市政养护范围内的排水设施,我们都有台账。落实这个塌陷的暗涵不属于我们市政的养护范围,应该是属于灵山卫街道办事处的养护范围。(就是说围挡是咱围起来的,但是后期修复是要他们来修)对,因为我们也给灵山卫街道的领导也发过信息,发了一个工作提醒的函。如果他们要过去修的话,我们就把围挡撤掉。
排水科的工作人员表示,此处之前是一个有盖板的明沟,虽然不属于市政养护范围,但发现后担心出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做了处理,并通知了辖区。随后行动员联系了辖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很快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进入到围挡里查看。
灵山卫街道办事处 城市管理中心陈卫:市政设施2017年以后改革,所有市政设施没有下放给办事处,还得他们部门来管护,不是有楼板吗,有可能上机械压下去了。不是应该我们来维修,他们怎么说的我不知道。按说城管局应该来看看现场,来确定确定,一块弄也行,为了把这个事尽快解决了。
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出现问题的道路不在自己管辖内,应该由对方来负责。行动员也纳闷了,道路出现问题,怎么就不能确定责任尽快维修呢?面对当务之急的大坑,两个部门都表示可以先协调把大坑维修上。
那么对于居民们关心的,开设调头路口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理,行动员联系了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
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 工作人员:天和小区情况比较特殊,不修立交的时候也是那种情况。我们这边需要根据交警,相关部门,包括邀请专家一块论证看看。目前从技术上看,天和小区那边不太具备开路条件。因为昆仑山路有高差,两个高差比较大,正在考虑中,方案没定之前我们不太方便说。
大家应该先想的是如何把道路上的这个漏洞给修好了,而不是先撇清自己的责任。你撇了半天责任,说这么多。老百姓还是会记得你没有把路修好,还不如勇于担当,让群众们看到你有所作为。
今日房源推荐
联系时请说是在西海岸生活看到的
扫码查看更多
扫一扫添加群主
邀请进二手群、交流群、求职群、优惠群
进群请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