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抗疫战已进入鏖战阶段,但目前发现,医务人员对医用口罩的选择仍存在很多疑点,究竟如何鉴别使用医用口罩?看看下面的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席卷而至,NCP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医用口罩提供的安全防护对保障临床医务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
临床常见的医用口罩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Single-use Medical Face Mask)、医用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医用防护口罩(Protective Face Mask for Medical Use)。
为了规范口罩的合理选择与使用,国家于2020年2月4日印发了《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0号)》。
基于目前口罩供给种类多,来源广,尤其是国外口罩的引进,在合理鉴别与规范有效使用方面存在困难。接下来,本文就各种医用口罩类型及推荐使用人群进行说明,以期为医用口罩的选择与使用提供参考。
1. 什么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指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常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
2.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三层结构是什么?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般都是三层(无纺布)结构,是由专业用于医疗卫生的纺粘无纺布内外两层,中间增加一层细菌过滤效率(BFE)≥95%的熔喷无纺布结超声波焊接而成。外层阻水、中层过滤微粒、内层吸湿。
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根据《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0号)》,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使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包括:1)在人员密集场所滞留的公众;2)人员相对聚集的室内工作环境;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的公众;4)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此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也可选择使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等风险暴露人员,包括:1)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2)人员密集区的工作人员;3)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4)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
4.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佩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佩戴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分辨口罩的内层与外层,如果戴反,外层朝内,不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过,而且也会因外层失去阻水作用使口罩潮湿,使防护作用下降,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几率增加。二要注意由可塑性材料制成的鼻夹应佩戴在鼻部,而非下颌部,不能戴反,否则会使口罩密闭性不佳而失去其应有的防护效果。三是在取口罩时要注意不要接触口罩的外面(口罩污染面),应解开口罩带或取下挂耳后,捏住内侧面,将外面朝里对折后用口罩带或挂耳绑住口罩后丢入医疗垃圾桶。
1. 医用外科口罩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有何不同?
根据中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对医用外科口罩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标准要求,就其鉴别点梳理如下:
2. 医用外科口罩必须无菌吗?
根据YY 0469-2011标准,医用外科口罩包括非无菌和无菌两种。其中非无菌口罩要求:细菌菌落总数CFU/g≤100,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不得检出;无菌口罩要求:包装上标志有"无菌"或"灭菌"字样或图示的口罩应无菌。非无菌医用外科口罩主要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阻隔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无菌医用外科口罩主要在层流洁净病房、层流洁净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烧伤病房等对环境微生物有严格限定的环境中使用。
3. 戴多层医用外科口罩可以增加防护效果吗?
不可以。无论哪一种口罩,都不是戴得越多越好。只戴一个口罩就可以达到相应的防护效果,加戴两层、甚至三层口罩非但不能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了口罩的正面阻力,使口罩与颜面部贴合性降低,影响口罩的气密性,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4. 医用外科口罩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根据YY 0469-2011标准,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戴的一次性口罩。
根据《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0号)》,医用外科口罩推荐使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等风险暴露人员,包括:1)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2)人员密集区的工作人员;3)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4)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
1. 什么是颗粒物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Non-Powered Air-Purifying Particle Respirator)是指适用于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的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
2. N95、KN95、FFP2、KF94口罩对颗粒的滤过率是一样的吗?
四者采用的标准不一致,其微粒过滤效率也不尽相同:(1)标准:N95(美国标准)、KN95(中国标准)、FFP2(欧盟标准);(2)微粒滤过效率:N95(直径0.075μm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5%)、KN95(直径0.3μm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5%)、FFP2(根据欧盟EN 149:2001标准对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4%)、KF94(直径0.4μm的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4%)。
3. 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根据《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0号)》,颗粒物防护口罩推荐使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风险和较高风险暴露人员,包括:1)隔离区服务人员(清洁、尸体处置等);2)急诊工作医护人员;3)对密切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人员;4)对疫情相关样本进行检测人员。此外,颗粒物防护口罩也可选择使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下高风险暴露人员,包括:1) 疫区发热门诊;2)隔离病房医护人员;3)对确诊、疑似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4. 颗粒物防护口罩佩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N95、KN95、FFP2等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不能用于以下情形:
1)进行有可能产生气溶㬵的操作,如吸痰、插管等;
2)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的操作。
1. 什么是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是指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防护口罩。防护级别较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更高,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风险暴露人员,包括:1)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隔离病区(房)、隔离留观病区(房)的所有工作人员(临床医师、护士、护工、清洁工、尸体处理人员等);2)疫区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3)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人员。
2. 符合N95、KN95、FFP2等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就是医用防护口罩吗?
不是。只有符合医用标准的,才能作为医用防护口罩使用。医用防护口罩与普通民用颗粒物防护口罩过滤效率一样,最大的区别外层防高压液体喷溅功能。有 Fluid Resistant Claim的标识才属于医用级别的防护口罩!看上去很厉害的N99(直径0.075μm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9%)、KN99(直径0.3μm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9%)、FFP3(根据欧盟EN 149:2001标准对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滤过率≥97%)等颗粒物防护口罩如果不符合标准,都不能作为医用防护口罩!
常见医用防护口罩的标准列表如下:
4. 可以用带呼吸阀的口罩作为医用防护口罩吗?
有呼吸阀的口罩不可以作为医用防护口罩。根据国内标准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防护口罩不应有呼吸阀。呼吸阀内带有单向活瓣,吸气时,活瓣关闭;呼气时,活瓣开启。带呼吸阀的口罩,仅提供单向防护,只保护戴口罩的人,而不保护戴口罩者周围的人群。为了疫情防控,医务人员、可疑感染者、普通人群,均不宜佩戴带呼吸阀的口罩。
5. 海外医用防护口罩捐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海外医用防护口罩捐赠需要注意:
⚠ 需符合血液穿透测试要求(防飞沫血液体液);
⚠ 需符合微生物指标,过滤效率≥95%,使用非油性颗粒物测试过滤效率符合要求;
⚠ 需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许可证明、检测报告、企业做出的质量安全承诺等证明材料。
规范医疗防护口罩的鉴别、选择与使用,保护广大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
(文章作者:许湘华 谌永毅 李旭英 廉华,湖南省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委会 湖南省肿瘤医院)
来源:湖南省医院协会、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