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青岛最新发布!事关小区解封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自媒体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青岛最新发布!事关小区解封

转载 王芳2020/05/13 17:45:5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半岛都市报西海岸新闻 247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5月11日

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

《青岛市全面做好新冠肺炎

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

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由多管齐下的应急状态

转为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


完善社区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


低风险区(市)或未发现病例社区,解除社区封闭式管理措施,不再设置“硬隔离”“物理隔离”。


除疫情防控重点人员外,不限制人员流动和进出社区,继续实施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有序恢复社区综合服务,允许持“健康绿码”的快递员、配送员测温进入社区。


健全完善社区疫情防控小组,实施网格化管理。


加强对民宿、旅馆、酒店、出租房等分散经营重点场所排查管理,做好健康教育、随访登记、信息告知、物资准备、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将社区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对有关方面推送的涉疫重点人员信息,做好联系随访和日常监测管理。


开展“洁净家园”集中整治行动,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置。


强化社区关爱,做好心理援助与社会服务,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困难纾解等服务。


加强居民个人防护


(1)科学佩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就医人员,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等人员等要佩戴口罩。


(2)减少人员聚集。


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走亲访友、聚餐聚会,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密闭空间、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3)提高健康素养。


养成“1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掩口鼻、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野味),家庭常备体温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


强化学校疫情防控


加强日常防控管理。


实行“测温+健康绿码”入校,严格落实一日三检和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实行校外住宿教职员工和走读生“两点一线”管理。


实行错时、分散就餐,落实1米安全线和同向流动等措施。


做好疫情应急处置。


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组织经常性演练,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处置。


强化学校联防联控与工作联动。


健全学校与家庭、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联动机制,完善校医配备制度,引导学生家长自觉履行疫情防控义务。

资料图 半岛记者 孟达 摄


加强复工复产企业防控


各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自主决定复工复产及相关生产活动。


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属地、部门和行业管理责任。


建立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疫情防控体系,做到疫情防控“一企(单位)一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报告疫情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置。


严格实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一米线”等措施,做好办公场所、工区及公共区域、职工宿舍的通风消毒和环境清理等工作。


做好防疫物资储备,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实施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减少人员聚集。


做好公共场所防控


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人员出入管理,严格落实环境清洁、消毒通风、人员防护、体温检测筛查、客流量控制、引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防止聚集扎堆,在此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酒店、宾馆、餐馆、农贸市场等生活场所


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所,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科学合理调配公共交通运力,每日定时消毒,隔位就座、分散就座;引导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缩短购物排队等候时间。


加强住宿经营单位管理,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旅客排查登记和报告。

资料图 半岛记者 吴璟 摄


对入境人员实行闭环管理


入境来青人员要提前3天报备,健全入境来青人员从远端防控、航空运输、口岸检疫、分类转运到集中隔离、健康检测、医疗救治、社区管控的闭环管理,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无缝对接。


青岛直接入境人员按规定“点对点”分别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值班区(市)集中隔离点进行诊治或隔离观察,在隔离期间按规定至少进行2次核酸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


市外、省外口岸入境中转人员就地诊治和集中隔离,治愈并完成医学观察或隔离期满后,一律乘飞机返回或“点对点”接回,抵达后立即按规定到集中服务点(隔离点)进行1次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


所有入境来青人员隔离期满后,应及时纳入社区疫情防控体系,做好随访登记,继续进行14天居家健康管理,无可疑症状的,期满后可申领山东健康通行码。


加强重点地区来青人员管理


压实村居(社区)和用工单位责任,提前进行重点地区来青人员摸排,认真开展人员休整集散、信息登记、健康检查和转运引导。


无有效核酸证明的疫情重点地区来青人员必须在抵达目的地24小时内完成健康检查和核酸、血清抗体检测,持当地健康码、检测均为阴性且无可疑症状的,申领山东健康通行码后正常出行


阳性检测者和有可疑症状者立即按规定进行诊治、医学观察和后续管理。


加强无症状感染者

和出院患者健康管理


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全部开展核酸等实验室检测,并扩大检测筛查人群和范围


对所有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发现后2小时内网络直报,并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观察治疗,开展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测和中医中药预防服务;


出院后按规定再集中隔离观察14天,参照确诊病例做好出院后长期健康管理。


严格落实确诊患者出院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出院后14天、28天、三个月、半年随访复诊与核酸检测,实施定点医院、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团式服务管理。


加强核酸检测服务


扩大重点人群检测范围,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重点行业“适时抽检”,一般人群“愿检尽检”,全力排查疫情感染传播风险隐患。


(1)重点人群主要包括:


·四类人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上述人员密切接触者)

·发热门诊患者

·门急诊可疑患者

·入(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境外入境人员

·疫情重点地区入青返青人员

·学生摸排重点人员

·特殊场所(公安司法监管场所、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等)人员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口岸检疫排查人员和边防检查人员

·医疗卫生和疫情防控机构检疫排查的人员等11类


(2)重点行业主要包括:


教师、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母婴服务人员等重点行业。


(3)自愿检测的人员:


按照“自愿、自费”的原则实行愿检尽检。


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对有需求的单位和个人开放检测服务,并提供检测证明。强化检测结果共享和社会化应用。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意见和

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要求,

青岛市贸促会下发

《关于恢复举办会展活动的通知》,

明确自5月12日起

青岛可重启举办

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


5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明确“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


在此基础上,市贸促会表示,我市今后可以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各单位、各部门须严格落实“以预防为主、落实‘四早’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强化支撑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的防疫工作要求,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办展办会。


来源:半岛都市报微信(bandaobao),半岛记者 王鑫鑫,青岛日报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