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仰 望 星 空
浩瀚的宇宙
神秘的星空
总是给人以无限遐想
青岛有一位天文迷
变卖全部家当自建天文台
只为追寻儿时的天文
周昆,青岛艾山天文台经营者,亦是一位天文爱好者。
周昆从小就有两个理想——当记者/当天文学家。
当这两个理想在周昆脑海中成型的那一刻,他就一直在为其努力着。
毕业以后,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之一,成为了一名记者,但与此同时,他内心的天文梦想也从未断过。
当记者的十几年,只要是有关天文的稿子,航天的稿子,周昆都争着去采写,业余时间依旧自己研究与天文相关的东西,用望远镜去观星,一直寻觅着合适建造天文台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痴迷天文呢?
“通过望远镜来看星星,比如说看太阳,其实能看到太阳是喷着火苗的,能看到木星的很多细节,包括它的台风眼。这些发现会让你对天空的探索欲持续增强。”
望远镜里观察到的太阳
望远镜里观察到的月球表面
直到2013年6月份,他发现了位于胶州市洋河镇的艾山自然保护区……
“艾山是胶东第一高峰,周围是胶东平原,它所在的洋河镇没有任何冒烟的工厂,雾霾等粗颗粒都会在脚底下。第一次来到这儿,就觉得这是一个搭建天文台的好地方。”周昆回忆。
他觉得这是重拾自己天文梦想的好机会,没有多加考虑,他毅然决然辞了职,准备在这儿筹建天文台。
从一开始拿着不多的积蓄做规划,到后来变卖所有家当全身心投入天文台的建设,周昆干脆把家搬了过来。
“望远镜是一种精度很高的仪器,离不开人,我本身又是那种不好热闹的人,也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所以我便一直在山上住了下来。”周昆说。
就这样断断续续忙活了五六年,之前那个只能遮风挡雨的简陋天文台,如今已变成了初具规模的中国首个以天文观测为主的主题公园。
这台是这里最大的望远镜,用来进行对月球的精细观测
这个摆着好多台电脑的房间是周昆的办公室、工作间兼客厅,每一台电脑都控制着一台望远镜
很多人玩望远镜都是各自为战,仅为爱好,很少有人会把观测的东西转化成有用的数据,并以国旗的形式发布到国际数据库里,而这个,这个是周昆正在做的事情。
青岛艾山天文台已经成为我国流星监测和红色精灵(一种特殊大气放电现象)的观测总站,负责全国数十个站点的数据统筹、上报和新闻发布工作。
2019年夏天,在临淄站就抓拍到了五十五次“红色精灵”,这消息一出就瞬间霸屏国际相关网站。
现在艾山天文台在全国的站点越来越多,周昆透露,他们计划设八十个站点。
周昆目前还正在筹备出书,他很自信地说,喜欢天文的读者拿到这本书,一定会把家里沦为衣架的望远镜重新利用起来。
“城市里边应该有动物园,应该有音乐厅,体育场,但是一定留给大家一片能看星星的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