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地铁12号线即将开建,从西海岸新区直达机场!
转载
王芳于 2020/08/28 15:30:4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半岛都市报西海岸新闻
9925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11
重磅!地铁12号线即将开建,从西海岸新区直达机场!
显示
该项目目前正全速推进,西海岸抓住契机,出台《第二海底隧道西岸端道路交通衔接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旨在重构新区重大交通基础体系,统筹推进城市路网、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以全新交通格局,扩大第二海底隧道在西海岸的服务范围,畅通西海岸发展之路。近日,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下一步,将根据规划对具备实施条件的路段进行立项、并逐步组织实施。近期将首先启动部分高架拓宽工程。西海岸与胶东机场直连的“三快(红线)三主(蓝线)”通道
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在对沿线的资源开发、物流、产业结构的调整、招商引资、横向经济联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区仅有青兰高速、沈海高速和胶州湾高速3条对外高速公路。其中,只有青兰高速双向6车道,其他均为双向4车道,沈海高速车流量已经饱和。另外,新区内高速公路仅有10个收费口,对新区的服务能力有限。
普通国省干道也承担着很大部分的对外交通功能,但我区内的国省道如G204、黄渔路、双积路、胶州湾隧道等交通压力大,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严重。针对对外公路现状,提出了增强对外联系通道,融入半岛交通一体化的规划方案。首先,将加快推进明董高速、董梁高速和济青中线高速建设工作,增强新区对外高速通道,推进半岛交通一体化。
在已有高速公路基础上,拓宽沈海高速、2号疏港高速和胶州湾高速,提升通行能力。规划研究2号疏港高速西延,加强新区与鲁南地区的快速联系;研究2号疏港高速市政化改造、胶州湾高速(黄岛-上合段)实施疏港货车费用减免的可能性。位于胶州(区)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开通后,将成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目前,西海岸新区东区至机场的主要通道有2条,分别为疏港高架(江山路)-胶州湾高速-机场高速及昆仑山路-交大大道-营旧路;西区至机场主要通道有3条,沈海高速-青银高速-机场高速、G204-福州路以及2号疏港高速-胶州湾高速-机场高速。这几条机场通道都有相同的特点,即偏离主城区,绕行距离较多,耗费时间长。
针对我区缺乏与机场直接联系的快速通道的现状,方案规划构建多方式、多通道的连接机场路径。公路方面,规划形成“三快三主”通道。“三快”为胶州湾高速-机场高速、沈海高速-机场南快速路,明董高速-济青中线高速-机场南快速路;“三主”为G204-胶州东路、珠宋路-尚德大道-胶州东路和昆仑山路-交大大道-营旧路。同时,规划建设直达机场的快速轨道。开行青岛西站至胶东机场短交路列车,可实现30分钟内直达机场;推动轨道交通12号线和12号支线立项建设,研究13号线-12号线-12号支线过轨运行,无需换乘直达机场,董家口至机场全程时长约2小时,东区1小时直达机场。城市道路网是发挥城市土地效益的重要基础支撑,也是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前提条件。其中,路网密度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宏观指标之一,合理密度是提高路网交通承载能力的基础。经调查,目前,新区目前路网密度约为3.8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中给出的8.0公里/平方公里的建议值,次支路网密度也仅仅达到规范要求的一半左右。城区路网密度低,快速路网的建设也存在滞后且东西区通道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中,核心区高快速路网密度仅0.12公里/平方公里,实施率仅38.6%,高快速路网未形成体系。东西区通行能力不足,目前仅有滨海大道、东岳路-长江路、开城路3条通道,高峰时段东西区交通拥堵现象常发。为解决现状新区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依托第二海底隧道建设契机,我区规划重构新区路网体系,打造3条交通发展轴线,分别为胶州湾大桥-沈海高速、第二海底隧道-2号疏港高速-大珠山路-海西路、胶州湾隧道-嘉陵江路快速路-昆仑山路-开城路-海西路。计划依托这3条交通主轴线构建起承接桥隧,串联东、西、董家口三区的骨干路网,实现区内成网。其中,胶州湾大桥与第二条海底隧道之间重点通过昆仑山路快速路、江山路快速路-太行山路快捷路、疏港高架-衡山路快捷路实现互联互通,形成网络化快速路网体系。为提升新区东西道路通行能力,将构建“两快三主”的骨干道路体系。“两快”为朝阳山路-开城路-长江路(快捷路);滨海大道(快捷路);“三主”为开城路-长江路;珠江路-灵海路;薛馆路-灵山湾路。提升后,车道数由现状20条增加至34条,东西区办公中心间行程(18.5公里)缩短至30分钟左右。拥有亚洲首座全自动化码头的前湾港区每年约有1500万TEU集装箱通过公路集疏港,致使港区与后方堆场、后方堆场与外源点之间集卡货车运输频繁,导致大量集卡货车运行在港区周边。淮河路、黄张路、茂山路、团结路、昆仑山路等地面路客货混行,局部节点交通拥堵严重。合理布局疏港及物流设施,推进应用空铁等新型疏港交通方式,形成以新区港口为核心,辐射黄河流域的综合交通网络。将集装箱堆场集中布局在澎湖岛街-淮河路-疏港高架-汉江路区域内。并对港区周边用地进行用地管控,上述范围外严禁新增集装箱堆场用地,范围内实施北港堆场集中优化、南港堆场提质增效。为构建客货分离的品质交通规划形成集约疏港货运道路,规划新建疏港专用路,与疏港高架-胶州湾高速和2号疏港高速形成3条集约疏港通道。同时,完善内部疏港通道,重点打通湾底主干路至茂山路,千山南路至北港区,拓宽疏港高架至双向8车道,实施通河路-疏港高架北向匝道等工程。
来源:家乡黄岛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本条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