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端 午 节
粽叶飘香,端午安康
端午节就要到了,亲爱的会员朋友们,你们吃粽子了吗?你吃的什么馅的粽子呢?你的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端午节习俗呢?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习俗:
1、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每逢传统节日,少儿当当悦读馆都会为大家准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秋节自制香甜月饼、风筝节听绘本做风筝,母亲节好书分享自制萱草花等等都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小朋友们也从活动中了解了很多节日习俗,收获了很多欢乐。
又到了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今年,我们又为大家准备好了节日的问候和小惊喜,诚邀大家来参加少儿当当悦读馆的端午节活动,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气息更加浓厚、愉快!
首先,来感受下之前活动的热闹场面吧!
活动主题:端午艾香满身藏
活动内容:听故事,了解端午节习俗,制作香囊
活动人数:15组家庭;
活动时间:2021.6.12上午9:30--10:30
活动地点:少儿当当悦读馆
活动费用:免费
活动仅限8岁以下儿童及家长参加
来源:少儿当当悦读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