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螺钿妆成翡翠色,紫霞秋澈婺州香。”自古以来,古代诗人对螺钿这种传统装饰艺术的喜爱和赞美就在诗词中得以表达。
如今,螺钿漆器的釉色之间,质朴与华丽、实用与美观、高贵与文雅相互碰撞融合,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在西海岸这座滨海城市绽放神韵。
▇ 话说螺钿漆器
螺钿,螺为螺壳、海贝,钿为镶嵌之意,这种工艺起源于商周时期,至唐宋工艺手法成熟,到达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直至明清,嵌制手工艺品的技术达到高峰。明朝时期黄成《髹饰录》中记载:“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
以螺钿工艺制成的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螺钿漆器是把贝壳经过多道工序打磨成薄片,然后裁切成不同图案镶嵌在器物上做点缀的漆器。这种漆器最大的特点是贝壳天然的斑斓色泽和永不褪色的自然属性。
螺片与漆,一个闪烁如星,一个漆黑如夜,它们的结合,令人想起晴朗夏日星光璀璨的夜空。
▇ 全情倾注的匠心
■ 明 朱漆雅集螺钿桌几局部展示 锦贝传说博物馆收藏
清风过杨柳,龙舟赏湖光,闲敲旗子落灯花,古人的闲情雅致尽在其中。如果仅仅是一幅画,那我们赞叹他的笔墨描彩;然而用螺钿制丝本就不易,再把人物、山水、亭阁楼榭刻绘的栩栩如生,足见古时匠人心无旁骛,全情倾注在一处的匠心。
螺钿打磨起来十分艰辛,稍有不慎便会碎裂,古代匠人制作至少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古人对于螺钿的要求已经突破了当时的手工极致,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历史的演变,近年来,螺钿工艺在国内几近失传,仅在青岛、扬州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区还传承着这样的工艺。在西海岸新区,就藏着一家“螺钿艺术工厂”——锦贝传说,匠心依旧是不变的初心。
锦贝传说的螺钿漆器作品精选天然贝壳,经手工打磨、裁切、贴花、上漆等工序,以环保、可持续的螺钿工艺打造,形象逼真、构思精巧,兼具艺术鉴赏性和日常实用性,更满载着这座滨海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让螺钿这一传统工艺以新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 设计构思
■ 裁切图片
■ 人工上漆
■ 手工贴花
■ 作品完成
匠心,源自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考究,对生活品质的专注与执着。品质,总在精致细节处绽放璀璨光芒,从精美的首饰盒到一只小巧的木筷,无不凝聚着工匠们巧妙的心思和精力,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
▇ 传统艺术化身现代国潮
作为当代螺钿工艺的传承者,锦贝传说肩负着工艺创新的使命,古道传承,兼修新艺,践行螺钿工艺从欣赏到使用的创新发展之路。
锦贝传说在设计创作中,秉承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互文的设计理念,结合青岛及西海岸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以看盘为媒介,本地风光为主要元素,施以螺钿花纹图案,传递艺术与自然的秘语,尽显文化底蕴与繁复奢华。
■ 醉美青岛看盘
看盘主体运用传统中国红色调,圆心以一抹极简高级黑点缀,让整个作品浓烈又不乏稳重;跃然其上的螺钿工艺,将栈桥、上清宫、石老人等地标符号形象化的组合成现代艺术的装饰,身姿摇曳、熠熠生辉,为其渲染东方灵魂。
■ 西海岸看盘
以珊瑚贝桥等沿海建筑为设计原型,精选天然优质贝壳,手工制作而成,形象逼真、设计精巧,生动再现了这些知名景点的盛况与壮美。
锦贝传说还将螺钿璀璨的表现形式与现代时尚融合,不断设计研发结合当代家居生活的创新型产品,以“锦贝艺术 · 嵌入生活” 为口号,让螺钿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 国色天香螺钿首饰盒
以木为胎,施以大漆,以国花牡丹为主题,采用传统螺钿工艺的同时融入日本的莳绘技术,天然贝壳的绚丽色彩与牡丹花的渐变色泽相得益彰、惟妙惟肖。在鲍鱼贝的蓝绿底色的衬托下,白蝶贝制作的花朵簇拥着争相开放,莳绘描彩更是锦上添花,朝气蓬勃又充满喜庆。
■ 祥云瑞鹤茶盘四件套
灵感源于宋徽宗《瑞鹤图》,优质木胎与精湛螺钿组合的茶盘,运用留白的手法,以传统中国红为底色,搭配沉稳的黑色包边,嵌以白金色优质鲍鱼贝、白蝶贝,大胆配置圆形、四叶、海棠、金砖等不同造型,曲直方圆之间尽显美学张力。
■ 扇得美意纸巾盒
手作红木搭配传统螺钿工艺,让纸巾收纳盒变得如饰品般精致,沉稳而不失柔美,随意摆放,即是风景。
锦贝传说怀揣着对传承的敬畏和对传统手工工艺的不懈追求,在继承中创新,将螺钿漆器以全新的面貌带回到大家的视野中,让它再放异彩。
接下来,锦贝传说还计划开设螺钿漆器手工制作体验店,让更多人能与这门传统工艺零距离接触。
想了解关于“锦贝传说螺钿漆器”的更多信息
请拨打联系电话:18561424888
来源:西海岸文旅发布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