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海军公园:热心市民托举20分钟施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自媒体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海军公园:热心市民托举20分钟施救!

转载 王芳2024/07/17 10:27: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38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热心市民合力营救江豚

李先生手托搁浅江豚,儿子和女儿往江豚身上浇水

当天下午3时左右,江豚“宝宝”在胡岛一处停泊点顺利回家。“刚开始把它放进水里的时候还不太会游,可能是搁浅的时候扑腾累了,后来随着水流慢慢游到深水处时,能明显看出它游起来比较轻松了。大概过了一小时,看它安全‘回家’后,我们就撤离了。”魏强称。

★食物充足吸引众多江豚觅食★

今年以来,江豚海岸搁浅事件在青频发。

3月14日,曾报道过江豚搁浅新区唐岛湾一事,两名热心市民在海边游玩时发现江豚,立即脱鞋下海营救,帮助其回归大海。视频一经发布,收获了数千网友的点赞。

3月22日下午,有网友反映在新区龙湾景区海边发现一头江豚搁浅在岸边石滩上。一热心市民多次尝试将其推回大海,但未能成功。幸运的是在海浪的帮助下,江豚最终还是回归大海。

3月28日下午,同样在新区龙湾景区,岸边再次出现一头搁浅江豚,但遗憾的是这只江豚已无生命迹象。

“到目前为止,今年新区已经成功救助3头搁浅江豚,数量比往年翻一倍。”魏强称,“青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东亚江豚到来的原因之一。由于休渔政策的实施,青岛的渔业资源受到良好保护,使江豚有了充足的食物供给,吸引江豚越来越多,出现搁浅的几率随之走高。”魏强在此提醒市民,如果有市民发现类似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渔业主管部门处理,或者联系专门的水生野生动物救助机构寻求帮助。越早发现进行救助,它们的存活率越高。对于已经死亡的江豚,专业人员会进行无害化处理。

渔船配上驱赶装置 防止江豚“自杀”

江豚的习性是什么?如何更好地保护江豚不受伤害?对此,记者联系了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永涛。通过视频,李永涛判断此次搁浅的为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悉,江豚属于洄游性水生动物,青岛海域是其主要栖息地之一。每年三四月份,江豚开始靠近青岛近海海域,进行繁殖。秋季逐渐游离近海岸,进入深水区。

李永涛称,很多受伤严重的江豚多与渔业活动有关,“江豚在海里主要靠回声定位,当遇到一些比较细的渔网时,江豚容易分辨不清误撞缠到渔网上。因为江豚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出水呼吸,如果被缠住后不能浮出水面,就可能窒息死亡。”此外,幼小江豚生存能力弱,受过往船只撞击、过大声音也会导致江豚内腑受伤。“国家鼓励渔船在海里下网时配备驱赶装置,这样江豚就能有所感知,便可以避免其误撞‘自杀’。”李永涛说。

往期回顾

01
晚上,黄岛这个小树林里发生的一幕……
02
滨海大道有大变化!
03
大雨、暴雨+10级大风!黄岛人注意!
04
最新!西海岸中小学生考试时间有变!
来源:青岛日报,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广告合作微信号:xhash053211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