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朦胧时候
父亲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头
总能看的很远、很远
懂事时
父亲
是一棵倔强的弯松
这才发现
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
而现在
父亲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诗
儿子默默的读
泪轻轻的流
相关
链接
关爱老年的父亲、母亲,
从关爱他们的健康开始吧。
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医院
各科医生对老年朋友的嘱咐。
01
骨科(外二科外三科)医生说
骨科门诊经常听到老年患者说:“年龄大了,经常关节痛,腿痛,腿脚越来越不灵活了。”提醒老年朋友:要预防骨关节疾病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过量体育锻炼,尽量少下楼梯,控制体重以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增加日晒时间。提倡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通过步行或跑步等适度运动提高骨强度。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极挙等。上午10~11点和下年3~5点为最佳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
尤其注意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平时应当保持适度运动,佩戴适当的眼镜以改善视力,避免单独外出和拥挤环境,室内规则摆放物品,增加照明,保持地面干燥及平整。
02
心内科(内二科)和神经内科(内三科)医生说
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都说心脑不分家,让我们听一听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的专家是怎么说吧。
老年人应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控制油脂、盐分的过量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唾眠,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及早戒烟,限量饮酒。戒烟越早越好。饮酒,应当限量,避免饮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饮食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定时、定量,每日食物品种应包含粮谷类、杂豆类及薯类(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坚果类等,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建议老年人三餐两点,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为早餐约30%,午餐约40%,晚餐约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保持良好睡眠。每天最好午休1小时左右。如果长期入睡困难或有严重的打鼾并呼吸暂停者,应当及时就医。如使用安眠药,请遵医嘱。
定期自我监测血压。测前应当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憋尿。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血压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压晨峰现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同时应当避免血压过低,特别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低血压。
一旦发觉老年人突然出现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盲,语言不利,眩晕伴恶心、呕吐,复视等症状,必须拨打“120”,紧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老年朋友关注的记忆下降、认知障碍问题,神经内科医生做了重点解释:阿尔茨海默病多数起病于65岁以后,主要表现为持续进行性的记忆、语言、视空间障碍及人格改变等。老年人一旦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近事遗忘突出等早期症状要及早就诊,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03
内分泌科(内三科)医生说
内分泌科医生嘱咐老年朋友:定期监测血糖。老年人应该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时每周至少监测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当适当放宽,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04
眼科、耳鼻喉科医生说
老年人要重视视听功能下降。避免随便挖耳;少喝浓茶、咖啡;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的适应证;力求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听力下降严重时,老年人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定期检査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时就诊。
05
口腔科医生说
口腔科医生提醒:重视口腔保健。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合理使用牙线或牙签:每隔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及时修补龋齿孔洞;及时镶补缺失牙齿,尽早恢复咀嚼功能。
06
治未病科、查体中心医生说
治未病科嘱咐老年朋友,要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人体应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避免环境、饮食、精神情志等方面影响,要有防止疾病发生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意识。
中医"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渐形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理论。"肾为先天之本",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及代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老年病的发生与二者关系密切。老年病防治,根据其发病特点,防治本着"治病必求于本"原则,除以调理脾肾外,关键要重视"治未病"重要原则,以保证老年健康长寿。
健康管理离不开定期体检,查体中心嘱咐老年朋友:老年人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积极参与由政府和大型医院等组织的普查,高度重视异常肿块、肠腔出血、体重减轻等癌症早期危险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应当去肿瘤专科医院就诊,发现癌症要去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慢性疾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保存完整病历资料。
07
药剂科医生说
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用药种类多;还有些老年人跟随广告用药,尽管是非处方用药,但是随便换药,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引起毒副作用,危害身体健康。药剂科医生嘱咐老年朋友:用药需严格遵守医嘱,掌握适应证、禁忌证,避免重复用药、多重用药。不滥用抗生素、镇静睡眠药、麻醉药、消炎止痛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等。不轻易采用“秘方”、“偏方”、“验方”、“新药”、“洋药”等。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可暂时停药,及时就诊。
最后提醒老年朋友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疏导。一旦出现失眠、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并且心情压抑、提不起精神,为一点儿小事提心吊胆,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外出随身携带健康应急卡。卡上注明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家属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患有哪些疾病,可能会发生何种情況及就地进行简单急救要点,必要时注明请求联系车辆、护送医院等事项。
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人要积极进行社会参与,结合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
供稿:健共体区第二中医医院
编辑:段 勇
地址:青岛西海岸新区双珠路168号
电话:0532--8616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