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对于上班族来说,早晚高峰乘车上下班最头疼的莫过于道路拥堵,坐公交太拥挤还费时间,出租车不好打还费钱。
从青岛北站了解到,为方便旅客在主城区与西海岸间的日常通勤及生活出行,青岛北至青岛西、董家口方向原有3对列车,青岛北发车时间为09:10、15:10和20:30。
自7月10日调图后,新增3对列车,车次分别为D8137/D8138、D1693/D1694和D8135/D8136次,在青岛北站发车时间分别为06:35、07:30和09:20,董家口站经青岛西站返回青岛北站时间分别为:17:15、16:57和12:09。青岛北至青岛西之间运行时间为36分钟,至董家口之间运行时间为56分钟。叠加原有的3对列车,区间内共计6对列车运行。
不论是上下班还是外出办事,如果路程与两站之间比较接近,市民不妨选择火车作为“通勤车”,方便快捷票价也实惠。 乘火车要带好身份证。
两站之间的火车则可以很好充当公共交通工具,市民如果选择火车出行,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为了保证乘车快捷,市民可提前通过网络和电话的方式订购车票,到达火车站后可到自助取票机上快速取票。由于乘坐火车需要实名制,市民乘车一定要记得带好身份证,注意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否则将不能通过安检进站乘车。
火车一般提前半个小时或15分钟开始检票,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市民要算好时间点乘车,动车组列车在途中车站停车时间很短,通常只有1-2分钟,旅客一定要看清时刻表,并在旅行中关注车站和列车广播,提前做好上下车准备。
坐火车上下班曾经很火
事实上,坐火车上下班,在老一辈青岛人的记忆中依然还很深刻。建国前,青岛的大部分学校都在现在的市南区、市北区。住在原四方、李沧的学生上学最好的选择就是坐火车,有一种5元钱的年度票,供沧口、四方一带上学的学生使用。工人上班一般也选择坐火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坐马车和公交车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坐火车上下班成了首选。
建国后,青岛火车站的市郊客车发送量最大,市区的工业开始向娄山后一带发展,青岛火车站、沙岭庄火车站接送货物和人员最多,工人都有火车月票,坐火车上下班。市民张先生至今忘不了坐火车去上班的情景,当时他在沧口的一家铁路企业上班,上班必须从水清沟步行到沙岭庄火车站坐免票火车到沧口。那时的市郊列车非常简陋,像个“大闷罐”,人上去后,把大铁门一关,黑糊糊的,也没有座,全站着。退休职工刘先生回忆说,改革开放前,他从嘉定路家中坐火车去娄山后上班,当时还没有开通公交车,工人们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火车。他每天早晨先骑自行车到四方火车站,然后再坐火车去娄山后,高峰时拥挤得很,车速很慢,从四方火车站上了车,40多分钟还到不了娄山后。而持火车月票到城阳、高密、莱西赶集是上世纪60年代时兴的事。坐火车上下班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上世纪80年代。
来源:青岛早报、青岛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