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网络交友需谨慎,青岛女孩掉进“男友”温柔的陷阱,转账140万,知道男友真实身份“傻眼”了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网络交友需谨慎,青岛女孩掉进“男友”温柔的陷阱,转账140万,知道男友真实身份“傻眼”了
                                
                                    转载
                                    
小秋于 2019/10/23 11:25: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胶南信息港
									作者:胶南信息港
                                    104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网络交友需谨慎,青岛女孩掉进“男友”温柔的陷阱,转账140万,知道男友真实身份“傻眼”了
 
										
										显示
									 
									
								 
								
								
								
									
									
									
									今年5月30日
新区的张女士报案称
她可能被一个男人骗了
然后向民警讲述了
这段离奇的恋爱故事…
张女士家住西海岸新区,2018年4月,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刘依南”的男人。刘依南自称31岁,家住胶州,在北京当兵,当时正在休假。现实中的刘依南身高一米八多,十分健谈,两人不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2018年7月,张女士给刘依南买了一个金菩萨,价值2000多元。刘依南拒收了这份礼物,不是因为客气,而是嫌弃这个金菩萨太小了,还说回到部队,战友会笑话他。张女士称,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刘依南就改口说算是他借的。可买完项链后,“刘依南”竟然失去了联系,发信息一直不回…他主动联系了张女士,说自己前阵子太忙了,父亲在老家出车祸,做手术还差17000元。刘依南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个月之内肯定还钱。张女士又同意了。张女士专程赶到青岛市区的一家医院送钱,到了之后,刘依南说父亲转院了。
“战友”说,刘依南借了15万元的高利贷,话里话外想让张女士帮忙还债。此时,张女士开始怀疑了,通过查询刘依南的手机号,发现机主竟是一个叫“姜某”的男子,家住西海岸新区王台镇。
张女士找到姜某家,在窗户上发现一个临时停车的联系电话。打通电话后,张女士问姜某是否认识“刘依南”,姜某称这个人是他的校友。姜某称,刘依南的手机号,是自己帮忙办的,而且捆绑着他的银行卡。张女士半信半疑,感觉姜某就是“刘依南”本人,但是没有见面又无法确认。之后不久,刘依南就找到张女士,以性格不合提出分手。2019年3月,张女士联系刘依南,称再不还钱就报案。刘依南通过微信,先后给张女士转账6360元,之后就不再还钱。“刘依南”自称在北京当兵,家住西海岸新区柳花泊街道山子西村,微信昵称也叫“归零”。2018年11月初,“刘依南”说母亲出车祸,做开颅手术需要花很多钱,想跟董女士借点。董女士心想,就算是骗子,也不会拿母亲当借口吧…于是用微信转去了7000元。
● 手术钱还不够,又想借20000元,承诺月底还40000元。董女士没那么多,只转了1700元。● 2019年1月,声称部队退伍需要送礼,借走13000元。
● 借口在部队处理关系、请客吃饭,董女士丝毫没有怀疑,没钱了就用花呗、借呗及网络贷款,累计转账29400元。
“刘依南”一开始说,这些钱等转业后还,后来又说三年以后。2019年6月3日,董女士来到柳花泊街道山子西村,找到一个小卖部询问村里当兵男青年的情况。姜某的手机上有两个微信号,其中一个正是“归零”,这个微信收到转账后,很快就转到另外一个微信号。令民警意外的是,除了张女士和董女士外,姜某还诈骗了两个人,行骗的套路完全是一个模板。这期间,姜某共计诈骗19万余元,除了归还张女士一部分钱外,其他受害人则是一分钱也没收到。
姜某今年29岁,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怎么沦落成诈骗犯了呢?
首先,真的有“刘依南”这个人,他是姜某多年前认识的朋友。两人关系好的时候,姜某借给刘依南一个手机号,关联的微信号就是“归零”。后来姜某将这个号码要了回来,朋友圈里有一些部队的内容,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从2017年底,姜某开始登录赌博网站,可输的多赢的少,为此借了很多的网络贷款,欠下五六十万元债务,每个月要还七八千元利息。之后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同时诈骗张女士等四人,直至案发。---------------相关新闻---------------
2017年12月,小张闲得没事下载了一个社交软件,很快被一个短视频吸引了,主角是一名开保时捷的男子。
情不自禁下,小张点了个赞,这个赞把她扯进了一段孽缘。
保时捷男子主动搭讪,他就是小张口中的“白马王子”刘某。
起初,两人相聊甚欢,数月后,刘某见时机成熟,邀请小张一起出游。
刘某开始以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等借口,不停地向小张借钱。“有的是跟亲朋好友借的,有的是在网上贷出来的,为的就是留住他的心,谁知道他是一只披着人皮的恶狼。”
考虑到刘某是以真实身份作案,民警直接从这个环节入手。
刘某在与受害人玩失踪的同时,很快就有了新的“女友”。
刘某交代,自己专科毕业后,和别人一起扎进了地产行业。
沮丧的刘某萌生了诈骗女性的主意。从2016年8月起,靠社交软件结交受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