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这些照片!曾经老胶南的标志性建筑,你还记得几个?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自媒体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这些照片!曾经老胶南的标志性建筑,你还记得几个?

转载 陈玲娟2019/11/25 17:23:4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黄岛事 5287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虽然我们的胶南在行政区划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胶南是青岛西海岸的一部分。青西新区的发展飞速,让我们欣喜,但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禁会回想胶南的过去。


胶南老乡们,这些地方,你们还记得么?


老电影院我就去过一次,破破烂烂的




王戈庄街


胶南县这个名称产生于1946年,1956年藏马县与胶南县合并,成为新的胶南县。


原来没有个胶南城,就叫王戈庄街。胶南的车站就叫王戈庄站。


胶南县城实际上就是个大村子,王戈庄有四个村子,当时所谓的县城就是指这四个村子。方位就是现在的珠山路以西,永安路以东,铁山路以南,风河以北这样一个很小的地方。


在王戈庄的附近还有东楼村也算是城里的村子,再向外还有河南岸的袁家村,那时的几个石桥村等还不算城里。全城基本上都是民房,没有一座楼房。最大的一条街是今天的“牌坊街”。“牌坊街”是个南北向的巷子,当时很多县机关如法院、检察院等都在那条街上,虽说是个街,却很窄,大约只有三、四米宽,而且南北不直,上下不平,是土道,下雨很泥泞。


当时的王戈庄集也在这条街上,本来巷子就窄,一逢集,人就拥挤,路两边有炸油条的,打烧饼的,煎豆腐的还有理发的、说书的等等。县委在现在的珠山路以东,武装部北面,县人委在县委的北面,就是现在市总工会的南面。工会的位置一直在原来的地方,几十年没有变。那个时候的机关单位和工矿企业、商业网点不像现在这么多。





风河


六十年代的风河不叫风河,我们都管它叫南河。河的流向是西北、东南方向,当时的河床比现在要靠北一些,现在的双珠公园就是河底。记得河床很宽,没有明显的河堤,完全靠冲刷而成的,河的北岸边上有个公共浴池,大家都叫它“澡堂子”,澡堂子东面的路东有个大水塔,是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取自风河,当时县城很小,人口很少,所以这一个水塔就足够全城生活生产用的了。


记忆中的风河,水量比较充沛,常年流水不断,当然也没有什么石头堤岸和橡胶坝之类的东西。只要不是汛期,河水不是很深,一般人是可以趟水过河的,河边和河床的水边长了不少草,经常有村子里的牛、驴和羊什么的在河边啃草。河里流动的水非常清澈,水底也有一些水草,水草中有细叶状的,也有细条状的,长长的,水草在流动的水中晃动扭摆、婆娑摇曳。


孩童时的我们经常到河里捉小鱼,小鱼也有不同的种类,我们管它叫“浮鱼子”、“麦穗子”、“花翅子”等等。城里的人洗衣服一般不用自来水的,而是用桶提着衣服到南河里洗,村子里的人也到南河洗衣服。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妇女把衣服泡湿后,放在一个比较平的石头上,用木头棒槌“嘭、嘭、嘭”地敲砸。


七十年代初期,县里有“战山河”指挥部,各公社都有水利队,对县域的河改造整治。在南河整治过程中,把县城这一段河道取直了,变成现在的东西流向了,河床向南移了一段距离,并且修筑了比较结实的河堤。


九十年代末开始,市里又重新对风河大动手术,固定了河床,全部用花岗岩型石修筑堤坝,用柏油硬化了两岸坝上的路面,又在河段上建了好几处橡胶拦水坝,使风河城区段成了一个细长的小平湖,同时还进行了亮化、美化、绿化,风河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风貌。



知道这是那吗

一直没变的标志


路和桥


原来胶南城很小,路当然也少,五十年代的情况不太清楚,六十年代的街道只有几条,而且是没有名的。


说起地点方位都是用街上比较明显的建筑或者单位来表示。例如:“书店那条街”,就指现在的人民路;“银行那条路”就是现在的文化路,“车站那条街”就是现在的珠山路。


当时主要的也只有这几条街。六十年代中期县城开始向东发展,才有了个小县城的模样。最早有点模样的是珠山路,它是204国道从县城穿过的地段,现在的人民路是当时通向灵山卫、薛家岛的公路,那时这条路高出两侧不少,路两边是水沟子,路护坡上长满了棉槐条子。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这条路上开始不断增加机关、商店、工厂等等,逐渐成为胶南最繁华的一条街。从与珠山路的交叉口向东,路南依次是:商店、照相馆、理发店、煤场、书店、会堂、师范等等;路北依次是:手工业局、无线电厂、药店、水产公司、招待所、自来水公司、供电所、医院等等。


文化路当时只是半截路,那里主要是银行和邮电局几个单位,后来东楼小学又搬迁到了邮电局的西面。路很短,再向东就是东河了(不是现在的小辛河,后面在“河与湾”一节里还要说到)。


六十年代胶南的街道全是沙土的,没有柏油路,也没有水泥路。七十年代初才开始有硬化路面。记得胶南的第一条硬化路面是现在的珠山路,也有人说人民路和珠山路是同时硬化的,但在我记忆中,人民路要晚一些。


胶南的桥出现的比较晚,我是说墩桥或孔桥。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城里和周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桥,只是一些“滚水桥”。“滚水桥”就是在道路与河流交叉的地段用石头水泥硬化一下,以便使各种车辆过河不至于陷在水里。


在我的记忆中胶南城第一个墩桥是在今天珠山路的风河上,时间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然它不是现在珠山路上的那座风河桥,因为当时的风河河道还要靠北一些,原先那座桥早就拆了。


另外还有一座桥就是东河桥,在今天的人民路盛客隆超市附近,东河的河道比风河窄许多,那座桥也短一些,河的西侧是煤场,东岸是新华书店。


知道这是哪地方吗?



河与湾


说起来大家也许不相信,六十年代时期的胶南县城(也就是王戈庄)很有些江南水乡的味道,河叉水沟密布,到处都有湾塘,有芦苇、荷花、蒲草等等。


当时的县城里有好几条河,主要是南河,就是现在的风河,风河在前面专门说过了。还有一条东河,现在东河已经看不见了,因为成了暗河,这条河从胶南的北部流入县城,流经的地方大约在现在的海藻工业公司、人民路盛客隆超市、实验小学等地方。


人民路的新华书店就在河的西岸,当时那里还有麦田、坟茔等。后来在七十年代中期把这条河流经县城这一段全部盖上了盖,成了暗河。这条河在现在的桃园路和琅琊台路交汇的附近汇入小辛河。


小辛河的位置没变,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称,当时它在县城的外面,隔我们很远,实在算不上城里的河了。城西边还有一条河,很小,其实算不上河了,我们称其为西沟。

以前县城及其周边有很多水沟和塘湾,到处都有水。老一中(现在的博文中学)附近都是稻田。生长的稻米很好吃。


法院、公安局、中医院、王戈庄几个居委这些地方遍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湾和水沟。现在的武装部西侧档案馆就是一个大湾,里面长着不少蒲草,我们称它“蒲草湾”;县委里有一个小湾,里面长了些芦苇,我们称它“苇子湾”;工会前面也是个大湾,里面有荷花,我们称它“荷花湾”。


经过几十年的折腾,现在在城区几乎看不见水湾了。



胶南城的楼房


王戈庄街原来是没有楼房的,全是平房,在我的记忆中,最早的楼房是人民医院和酒厂。人民医院有两座楼房,一座是三层,一座是两层。酒厂是几层不记得了,只觉得挺高。这大都是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楼房。人民医院的地址一直没有变,现在还在那个地方,当时觉得医院离城区很远。酒厂当时称“王戈庄酒厂”,当时的厂址在供电公司现址上。


再就是人民会堂,会堂听说是建于1958年,从外面看会堂是个大房子,但内部是个两层,当时是胶南最豪华的建筑了。县城里有个村子叫“东楼”,从名字上分析,这里应该有座楼房,可在我记事时起,那里就没有什么楼房,也可能很早的时候曾经有过,后来不存在了吧。


后来县城的楼房逐渐多起来,比较早的有人民路和珠山路交叉口的百货公司,人民路上的宾馆前楼等等,这都是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的建筑。当时的楼房大部分都在现在的人民路两侧。珠山路上的老县委、老粮食局、工会的楼房建得也比较早,都是七十年代初的建筑物。


乡下也有楼房,在我的记忆中,红石崖公社有一座两层楼房,听说是1958年公社党委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建立的。宝山公社银行所的院内有一座“炮楼”,据说是日本鬼子建的。



这是哪?



东楼小学


东楼小学一直是胶南最老、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小学。就是现在的市实验小学。


当时小学的校址不在现在的位置上,而是在实验二小现在的校址上。当时感觉离学校很远,上学要过一条河和一片麦地,没有桥,冬天过河时滑着冰,夏天如果下雨发大水,就去不了学校了。


东楼小学后来搬迁到了现在的校址,原校址成了胶南师范,再后来师范撤消,校址给了博文中学,博文中学搬迁后校址给了新世纪小学。


今天的实验小学的前身是东楼小学。60年代,县城有两所小学,一所是东楼小学,一所是王戈庄小学,东楼小学在现在的珠山路东边,是工干子弟小学;还有一个是王戈庄小学,在现在的珠山路西边,基本是农民子弟小学。文革期间两校合并,当时称为“王戈庄小学”,校址在东楼小学,文革后又把名称改回东楼小学。


再后就改称为胶南实验小学。六十年代初的东楼小学是全省的“宝塔小学”,从东楼小学到现在的试验小学,到现在培养出的学生以数万计,究竟出了多少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企业家和官员,谁也没有统计过,但现在胶南范围内45岁以上的官员,多半在这个小学就读过。



电影院和广播站


老电影院在工会的西侧,回门朝东。那时的电影院实际上是个大房子。进影院看电影要走两道门,先进大门,就是个院子门,再进放映大厅的门。


在外面买上票,先进大门,大门是个大铁门,入场时大铁栅门是关着的,在铁门上开着个小门,检票员把在小门检票。散场时避免拥挤,大铁门敞开。电影院里面不是像现在那样是椅子,而是一排排的大排椅,而且也不固定。


那时的电影票便宜,最便宜的是5分钱一张,贵的是1毛多钱。尽管如此,我们这些孩子还是喜欢“逃票”。逃票的办法很多,有的是翻院墙,尽管院墙很高,只要有勇气完全可以办得到的。另外就是趁散场的时候,人多杂乱,逆向拱进去,再就是散场清场的时候找个地方藏起来,等看下一场。


当然逃票是经常被影院的管理人员提着耳朵揪出来的。一般而言,只要进了院子基本上就逃票成功了,再进放映大厅就不再检票了,即使检票员发现了,也不会进来追你,那会放弃大门,逃票的人会更多。


影院里面秩序比较混乱,尽管排椅上有号,电影票上也有座号,但大家都不遵守,进去早的找好地方,晚的只能坐差的地方。这种状况文革期间最突出,后来好了一些。

记得电影院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迁到人民路上的。


广播站在电影院后边不远,对它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是一间大房子,和其它房子没大的区别,但它的窗户是两层的,主要是为了隔音。那时广播时间不长,其它时间记不清了,只记得晚上6点到9点。那时只有一个播音员,是个女的,好像姓贾。


她的普通话当然不能和现在我们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相比,但也只有她自己了。她还经常生病,一生病没人播音,就要别人代替,别人没有会说普通话的,有的讲出来的是“胶普”,有的说出来的是“土普”。



红革广场


说起“红革广场”这个名词,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熟悉,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就在现在的工会前面,珠山路西侧,文化路北侧。原来是一个大湾,文革期间,把大湾填了,成为一个广场。


广场上有个大台子,面向西。四周还有一些高音喇叭,一到广播时间,喇叭声音很大,几乎全城都能听见。当年的群众集会很多,这个广场利用率很高,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大会。有各种各样的庆祝会,如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什么的就在这里开会庆祝;有批斗会,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大会也在这里召开,“走资派”、“黑五类”们被“人民群众”反手架着,作“喷气式”状,揪上台子进行批斗,下面口号声震天。


经常是曾经批判别人的后来又被批判,那真是“乱哄哄的,你唱罢我登场”。毛泽东逝世后的追悼会胶南会场也在这里。后来“文革”结束了,这里的群众集会就少了起来,改革开放之初,成了市场,有搭棚子卖西瓜的等等,再后来就把台子拆了,建了县政府的办公楼,县政府和县委分开办公。87年县政府搬迁到珠海路,这里成了县人大的办公楼。现在那个老楼拆了,建成了现在的文化路蔬菜食品市场。


饭店


胶南比较早的饭店是一饭店和二饭店,都在现在的珠山路上,而且都在珠山路的西侧。一饭店在现在工会的东面,百货公司南侧,紧挨着工会,是个拐角,回门朝东南。二饭店在车站的对面,是一个南北向的平房,门朝东。一饭店面积稍大一些,大约是个市民饭店,附近的机关单位比较多一些,而二饭店是过路人饭店,它靠近车站。后来有了三饭店,在人民路的东部路北,医院的西侧,后来又有了四饭店,好像在东风路与铁山路的交叉口附近。


那时候的县城居民不和现在一样经常到饭店吃饭,我在城里居住时候很少去下馆子,在公社居住期间,到县城里来,当然要到饭店里吃饭,那时候的饭店的饭菜花样很有限,主要有馒头、面条等等,菜主要是大锅菜和小凉菜,也有炒菜和鱼,但品种少。当时居民的经济条件较差,尽管饭菜不贵,吃得起的还不是很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饭店里的面条。我从小喜欢吃面条,有时到饭店吃饭,只吃面条,二饭店的面条做的相当好吃。面条主要有大卤面和清汤面,清汤面6分钱一碗,大卤面1毛2一碗,还有肉丝面,价格和大卤面一样是1毛2。十几岁在公社住的时候,到县城里来,就去饭店吃面条,每次两碗,一碗清汤面,一碗大卤面,大卤面好吃,即使清汤面也是很有味道的。现在想起来有些吃惊,那时候十几岁的小孩子怎么那么能吃饭,当时的面条2两粮票一碗,那个碗很大,不像是现在我们家里吃饭那个小碗。


在文革时期的饭店,里面还贴着一些标语口号,如“禁止猜拳行令”、“穿奇装异服和衣冠不整的不接待”、“节约闹革命”等等。现在想起来有些可笑,人家是来吃饭的,你管人家穿什么衣服干吗。


墙上还有些 “毛主席语录”什么的。如果单纯是一般性的毛主席语录倒也罢了,因为那些年代的毛主席语录铺天盖地,饭店里也张贴也不奇怪,问题是有些语录贴在饭店里有些莫名其妙。我曾经在二饭店看见过这样的毛主席语录:“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番藤、树叶……”


那时到饭店里吃饭是先交钱和粮票的,要吃什么,先从收款的窗口买出来相应的小票,再拿着小票到柜台交给服务员,服务员把饭菜给你。那时没有包间,也没有雅座,都在大厅里。人多了,连座位都占不到,只有站着吃。


当年的几处饭店的地方,现在仍然还是餐饮单位。只是名称改变了。一饭店后改为“大众饭店”,现在叫什么不知道,二饭店原址上还是个酒店,叫什么也是没注意;三饭店后改为“常青饭店”;四饭店改为“工农兵饭



旅馆和招待所


以前的食宿餐饮业很有意思:饭店管吃饭不管住宿,旅馆管住宿不管吃饭。胶南再早的旅馆记不太清楚,六十年代的旅馆也叫大车店或者马车店,地址在今天珠山路的粮油供应公司的地方,糖酒公司第一门市部南,一饭店的对面。


当时都是平房,住的是大木板做成的大通铺,在那里住宿的都是南北路人,赶马车的、转乘公共汽车当天又走不了的,还有进城的乡下人等一般都住在这里。


住宿的人住旅店可以自己带的铺盖,如果自己没有带铺盖也可以再花钱向旅店租床被子用。这里的旅店在七十年代中期拆了,粮食局在此盖了办公楼。我七十年代末从部队复员,就在粮食局工作。


既能住宿又可以吃饭的地方只有招待所,但那是县机关招待所,原先是不对外营业的,在这里住的是来城里开会和办事的人们。那时的会很多,有三干会、四干会,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会以及各种各样的专题会,尽管招待所比任何一个旅馆都大得多,但每年还是不大闲的。


县招待所在今天国旅大酒店的地方,全是平房,楼房是后来才盖的,七十年代盖了1号楼,八十年代盖了2号楼,九十年代末盖了现在的国旅大楼。文革时期还有一个第二招待所,也叫西招待所,就是工会的西侧,文化路西部,现在政府的西宿舍区。


那个地方原先是县人委(胶南县人民委员会,以前没有人民政府和人大常委会这几个机构)旧址,文革时期,县人委撤消,成立了县革委,后来又恢复县委,县委和县革委都在原县委的办公区办公,原县人委变成了“第二招待所”,但时间不长,取消第二招待所,成了宿舍区。



汽车站和运输公司


汽车站和运输公司是两家人家,他们原先的业务也是互不交叉。车站不管货运,运输公司不管客运。


听老年人讲,五十年代的汽车烧柴火,我没有记忆,在我记事的时候就烧汽油。客车的车箱是封闭的,我们称它是“棚子车”,货车我们称它是“敞口子车”,就是我前面发的那张老百货公司图片上有一辆货车,那就是老“解放”牌货车。


早期的客车是半截头式的,有半截头在车箱前面,驾驶室在车箱里面,后来这种车没有了。客车的车体原来是上白下红的,文革期间全部染成绿色的,远远地看去好象大绿虫子。客运一般用“棚子车”,但车辆太少,有的时候也用货车,在车箱上搭一个车棚,有的时候干脆连车棚也不搭。上车还要用梯子。


在我的记忆中,早期的胶南汽车站应该在珠山路的西侧,六十年代搬在现在博文中学南边的位置上,原先不是敞开式的,是个院子,里面是停车场,售票厅在停车场的南面,也是候车室。


当年的车站很牛,服务员的态度很恶劣,他(她)们手里拿着一只喇叭口子 “哇哇”大叫(那时还没有麦克风喇叭)。上车前要在候车室排队检票,票上都有号码,这个号码不是座号,而是顺序号,号码靠前,排队就靠前,检完票后乘客们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排队到停车场上车。


每个车次的5号以前的号码是不出售的,留给县领导机关的,如果领导机关没人乘车,就靠后顺序把票售满。那时各局、企业都没有小汽车,工作人员(包括局长、厂长)出差都得坐公共汽车,只有县委一辆北京212吉普。现在我们的车站又搬到了北边,就连这个车站也不复存在了。


那时的车次很少,当天乘不上车的情况是常有的。线路也很少,有的公社还不通汽车,如藏南,六十年代末还不通车。那时的路况和车况很差,乘公共汽车从县城到海青要走多半天,在路上坏了车的情况很普遍。


现在的“八方运输集团公司”的前身就是胶南县运输公司,在汽车站的对面,就是现在的八方集团公司客运车站。别看今天的八方集团公司他们财大气粗,货运、客运、城市公交都有。当年他们只搞货运不搞客运,是赶马车起家的,而且马车也没有几辆,更不要说汽车了,他们什么时候装备了汽车我不清楚,但有了汽车,马车也一直用到了六十年代末。


1966年秋天,我母亲调动工作从藏南到宝山,父亲也从县上到宝山任职。我跟随父母搬家到宝山,搬家的车辆当时就是县委从运输公司调用了一辆马车。从藏南到县城走了一天,在县城住下把父亲宿舍的东西搬上,第二天下午才到宝山,路上整整两天。当年县城周边和通往乡下的道路现在也不一样,改道若干次,无论走向还是原址都很难辨别了。





以上内容来自王台吧、胶南吧,网络

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条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我们处理。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