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等奖:《我有一个“云老公”》,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李琳作品欣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区卫健局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一等奖:《我有一个“云老公”》,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李琳作品欣赏......

转载 王筠2019/12/23 14:31:1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官微 作者: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官微 113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众号,弘扬正能量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岛市卫生健康委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比赛。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经专家评审,有14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6项。近期,我们将择优发布获奖作品,供读者赏析。

作者简介


李琳,女,朝鲜族,硕士研究生,2010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现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党政办公室工作,主要从事院区宣传工作。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妻子,和近10年的医院职能部门工作经历,让她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体验着医者的艰辛与幸福。


一等奖作品


《我有一个“云老公”》

啥是“云老公”?

听我来讲讲我和医生老公的故事吧。

我在医院的职能部门工作多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家属,我想谈谈我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今年初,我和老公从东北长春搬迁至青岛,开始在黄岛某三甲医院工作,老公是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我是医院职能部门的一名小科员。

在近不惑之年,已经不算年轻的年纪迎来新的环境,对我们全家都是一种挑战,需要适应的东西很多,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饮食等等。

于是,到了青岛后,我们学会了一个新词“文化休克”,可能比较符合我们全家刚到这里的感觉。

当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需要重新开始,在青岛这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魅力之都,我们的生活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循环的节奏。我们正值拼搏的年龄,作为一名职能部门的员工,开始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接触了解新的领导和同事,我的忙碌生活也悄然开始了。

家里孩子准备开始上幼儿园了,因为无暇顾及,只好把身在老家的父母接了过来,来负责孩子的接送及日常起居。

我的生活较之前略有忙碌,但问题来了!老公到了新的环境后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日常对话开始变成“今天的手术多吗?”,“多”;“晚上能回家吃饭吗?”,“够呛”。

连在家一起吃饭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基本都是很晚才回家。4天一个夜班,第二天的下夜班只是理论上的,做完一天的手术,拖着疲惫的身体还要去看文献,查资料,写文章,整日超负荷的运转着。

近期新闻里总是报道年轻医生猝死的新闻,我心里的担心也越来越大。

“能不能休息休息呀?” 

“你们科室只有你一个人吗?”

“没有你这个科室就不能转了吗?”

我的抱怨就这样开始越来越多......

但后来与老公科室的医生及家属的接触后才发现,这种工作状态是种常态,而且家属的抱怨也不只是我自己。

忽然有一天,网络里发现一个新词“云老公”。这词用在我俩身上真是太合适了。

记得两个月前的一天,儿子突然高烧近40度,却联系不上家里的这位医生,我一个人抱着孩子往医院跑,挂了小儿急诊号,等着叫号,排队,打针。等孩子看完病了,老公给我回电话了,不高兴的埋怨着“我在急诊看患者呢,干嘛总打电话呀”。“你儿子在急诊呢”我也生气的说到,“啊?我马上到”,结果发现就在旁边的急诊处置室走了出来。

看到他的瞬间,我什么气都消了,因为连续值了48小时的班,已经是满脸胡茬,两眼通红,他焦急地询问情况,坚毅的脸上掩盖不住对儿子的愧疚,我仿佛还看见了他眼中的泪花。

没到五分钟,急诊的一个个电话又来了......

在我心里这就是一道道催命符,但换位想想儿子生病时我焦急的心情,其他患者及家属也是如此,便催促着老公赶紧去吧,别让患者等急了。在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何为医生职业的高尚,何为救死扶伤的精神。

我来到这个医院的近一年时间里,在职能部门负责宣传工作,每天都能接收到来自临床和医院其他部门的信息。正因为这个岗位,才让我真正的再次了解到医生这个职业,了解到医生这群可敬可爱的群体,了解到更多医生家庭背后的故事。

在这里,我的老公并不是特例,因为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是一样忙,我们的家庭也是很多医生家庭的常态。他们也都是“云老公”、“云老婆”、“云妈妈”......

当然,我们医院每天不止上演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故事,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现象。例如,每天下午5点,你会看见医院里有许多人都会以冲刺的速度往东门奔跑。

这可不是在抢救病号,那这是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赶班车。因为我们这个院区位置比较远,所以每天会有8辆大巴车来接着医院职工,其中最远距离的单程最长时间达2个小时,赶不上班车就很难回家了。这就是为什么医院每天下午5点会有一支奔跑队的原因了。

当然,对于医务工作都来说,加班才是家常便饭,所以就诞生了内部拼车群。工作到很晚的人只要在群里招呼一声,就会得到同是加班的开车同事的回应,约好时间和地点就能搭顺风车安全到家了。

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又怎能真正体会他们的辛苦与奉献;

不作为一名医生的妻子,又怎能真正了解医生的家庭故事;

不作为一名普通医院职工,又怎能真正看到这些身着白衣的医务工作者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骄傲,我有一位“云老公”;

我自豪,我们的医院有一群像“云老公”一样的医护员工;

我相信,杏林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审核段  勇

编辑徐  静

地址青岛西海岸新区双珠路168号

电话:0532--86169110

投稿邮箱:qxxqwjjxx@qd.shandong.cn

★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